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
健康险成双十一“剁手爆品” ,年增长仍有千亿元级规模空间
发布时间::2019/11/18浏览次数::378
近日,“金融1号院“从京东安联财险获悉,今年双十一期间,健康险产品销量超过旅行险和意外险,成为网友购物时的“剁手爆品”,选择投保健康产品成为新趋势。 8651
-
杨红:保险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 需求供给更加多元
发布时间::2019/11/15浏览次数::423
北京11月15日讯 今日,中国经济网举办的“2019中国金融服务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广泛邀请金融行业相关部门、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总结经验、建言献策,助力我国...
-
去年我国保险业对全球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超过30%
发布时间::2019/11/15浏览次数::476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11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出席“2019中国寿险业峰会”并发表讲话指出,2019年,人身保险业按照中央要求,聚焦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行业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未来,持续推进人...
-
保险到底看保障还是看收益?
发布时间::2019/11/14浏览次数::474
不少消费者在挑选险种的过程中,常常会选择“高收益,高回报”的产品,特别是兼有保障功能和理财功能的保险,深得一些消费者的青睐。其实,例如万能险、分红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或分红通常是不确...
-
成长的烦恼!易安反思互联网保险创新
发布时间::2019/11/14浏览次数::434
近日,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易安财险因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通报,引发了对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讨论。2015年“互联网+”风起时,互联网保险公司备受市场关注。时至今日,互联网保险公司还处于摸索期,仍...
-
周延礼:我国保险业40年跨越发展 按国际经验需100年
发布时间::2019/11/13浏览次数::430
“第十七届财经年会”于2019年11月12日-1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出席并演讲。周延礼回顾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为...
-
大型险企频频举牌A股公司,“买买买”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13浏览次数::441
相比前两年中小险企频繁入市来看,今年险资举牌方主要是大型险企。 8544
-
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加入医疗意外险、长期医疗保险可调整费率
发布时间::2019/11/12浏览次数::442
11月1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6年监管首度制定《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到2017年谋求修订、公开发布征求意见稿以来,业界对于该文件期待已久。 8524
-
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傅帆接棒贺青 中国太保迎“孔傅配”时期
发布时间::2019/11/12浏览次数::479
自前总裁贺青调任国泰君安董事长一月多后,中国太保迎来新总裁。中国太保11月10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经审议并同意聘任傅帆为中国太保总裁,该任职尚待中国银保监会核准。 8515
-
保险“双十一”也“疯狂”:爆款产品首月保费仅需1元
发布时间::2019/11/11浏览次数::435
又到一年“双十一”,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齐打折,消费者熬夜“剁手”已成盛况。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参与到 “双十一”大促之中。 8484
-
空降新总裁 中国太保人事换防迎2.0转型
发布时间::2019/11/09浏览次数::583
记者获悉,11月7日上午,上海国资委、上海组织部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太保”,601601.SH)正式宣布傅帆担任集团党委副书记。按照程序,后续傅帆将担任中国太保集团总裁一职。 8461
-
建立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动态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9/11/08浏览次数::449
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建议对评估利率进行年度调整以保证评估利率的时效性;同时设置0.25%~0.5%的调整阈值,当新的评估利率变动幅度不超过阈值时,则避免对评估利率的频繁调整以降低监管成本;当需要调整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