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发力
发布时间:2021/12/09 财经 浏览:179
全面降准之后,支农、支小再发力。1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表显示,支农、支小再贷款3个月、6个月、1年期利率分别为1.7%、1.9%、2%,这意味着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
这是时隔一年多央行再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020年7月,央行曾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再贷款是典型的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对资金运用有明确要求,以确保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当前企业盈利不平衡状况较为突出: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扭曲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平衡,增加了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冲击,小微企业利润增速低于大中型企业。因此,亟需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背景下,小微企业还存在PPI与CPI“剪刀差”高企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需要加大定向帮扶力度。降低支小再贷款利率后,银行向小微企业发行的普惠金融贷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调,最终有助于稳就业、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这一举措体现了近期“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运用多种货币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政策取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当前“三农”、小微企业仍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从量方面看,截至今年9月末,支农和支小再贷款余额约为1.47万亿元,今年四季度还将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提高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从价方面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有助于降低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引导中小银行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精准滴灌”和“直达实体”的作用。
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是否可以看成政策利率“降息”?张旭表示,我国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由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短期政策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政策利率)组成,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并非政策利率。在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行主要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逆回购等政策利率释放利率调控信号,并引导DR007等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最终影响贷款等金融产品的利率。其中MLF利率既是央行操作工具的利率,也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还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观察政策取向时首先应关注该利率是否出现了变化,而不是再贷款利率。
王青认为,此次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属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发力,市场影响较为有限,不会带动市场利率大幅下行,短期内也不意味着以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会随之下调。不过,在央行连续降准的累积效应下,12月LPR报价有可能小幅下调5个基点。这将直接带动各类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扭转三季度一般贷款利率边际上升的局面。
上一篇: 中证协拟修订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