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雷军人生最后一次创业:我要押上一切去造车!

头条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

证券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4月10日讯,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此前美联储宣布购买此类债券。

银行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2019年是江苏银行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实施之年,江苏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江苏省委、...

雷军人生最后一次创业:我要押上一切去造车!

发布时间:2021/04/01 财经 浏览:255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我愿意押上我所有的声誉。”3月30日,在一场长达两天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上,在发布了从新Logo、空调、扫地机器人、高端手机、高端笔记本电脑等一系列产品后,雷军终于对无数粉丝和投资者解释起当天下午小米董事会宣布的最重大事项:造车。

雷军在深情地回忆过去创业中的重大转折点后明确表示,虽然知道造车具备巨大风险,也要押上所有去完成造车的使命。他直言小米目前拥有超过1080亿现金,“亏得起”。

庞大现金储备

尽管此前一再辟谣,但小米还是真的造车了。

3月30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随后,雷军在当晚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对小米造车计划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雷军表示,针对要不要造车的问题,他曾辗转反侧:每天都有100条理由造车,但晚上庆幸了又有100条理由不造车。毕竟相比手机制造业,汽车工业更为复杂,其投入大、回报周期更长。

雷军的纠结合情合理。毕竟上一家执着地造车的厂商叫“乐视”。雷军也直言造车的顾虑,包括手机领域的战役尚未结束,造车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和漫长的投入。

不过雷军最终表示,在米粉的支持下,他还是下决心造车。首先是小米“亏得起”。而最终,“汽车就是个轮子的大手机”,小米汽车的到来将补齐小米智能生态场景的关键一环。

雷军表示,目前小米拥有庞大1080亿的庞大现金储备。因此足以支撑100亿人民币的首期投资,以及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造车。

除了钱,小米还有“人”。雷军表示,小米还拥有1万多人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全球完善的智能生态。

雷军深情地表示,造车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他愿意压上过去所有的声誉去完成这一项创业。

“小米造车,密谋已久”

如果科技圈也有歇后语,那么一定有“小米造车——密谋已久”这一条。

根据雷军在演讲中介绍,早在今年1月15日开始,小米就开始调研造车。在75天内,小米举办了多达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会议,两次正式董事会。由于调研的密度非常大,因此才导致业界频频传出要造车的传闻。

而从其相关布局来看,小米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更是“密谋已久”。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数已达到834件,涉及车辆定速巡航、车辆操控、车辆导航、停车信息预测等内容。

此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在2014年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汽车;2016年和2019年,顺为又两次投资小鹏汽车;2020年4月,小米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车载服务系统厂商博泰的B轮融资。

鉴于小米的巨大影响力,其宣布造车后很可能迫使更多竞争对手全部加入到造车的行列。就在雷军正式宣布当晚,魅族方面透露,其Flyme For Car车载系统已经在路上。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