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标普:下半年中国面临“实际到期”债券猛增的局面
发布时间:2018/07/26 财经 浏览:769
标普全球评级近日发布报告《债券结构特征加剧中国企业违约风险》,报告指出中国债券发行面临着“实际到期”债券猛增的局面,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境内信用市场的再融资风险和违约风险。
截至7月初,人民币债券违约额达228亿元,这也达到了2016年的峰值。2016年国有企业占到违约企业的一半,但是2018年私营企业成为违约潮的“主力军”。标普认为,中国的防风险行动对私营部门的影响更大。国企与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深,他们也更容易到债券市场融资,或是到银行贷款,而低评级的企业债也在上升。
新债违约将近100%来自民企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是违约率上升的主因,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出现履约困难,包括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标普认为,未来24个月中国境内市场流动性仍会恶化,融资环境也将持续收紧。2018年上半年,由于利差扩大、违约率上升,投资者行使回售权的比例大幅高于上年同期。
由于很多信用债包含回售条款,投资者可以在事先约定期间要求企业提前还款。2018年投资者可行使回售权的债券余额为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的3130亿元增加223%。2018年下半年,投资者可要求立即还款的债券平均每月达到1100亿元。
今年下半年起,可行使回售权的债券将会迅猛增加,同时正常到期的债券也将大幅上升。2018年境内信用债券正常到期金额4.3万亿元,低于2017年的4.6万亿元。假定所有可回售债券都在可行权首日行权,那么今年的实际到期金额就有可能增加到5.3万亿元。2017年计入可行权金额的实际到期金额为4.9万亿元。在违约风险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不太愿意持有高风险企业和债务,回售的意愿有可能增强。
报告进一步认为,中国的永续债市场也有可能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风险。这一市场从2013年起迅速扩容,原因之一在于这些混合资本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上可处理为权益,从而降低了杠杆水平。据估计,中国境内市场永续债余额为1.2万亿元。2018年实际到期的永续债将为680亿元人民币,占总余额的6%;2019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2020亿元、4650亿元,且发行方主要为高评级的国企。
但标普认为,永续债并不“永续”,投资者多期待发债人予以赎回。如果不赎回,则可能说明发债人流动性削弱,从而让市场信心进一步承压。
上一篇: 买保险增信并不能让P2P平台绝对“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