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区域深耕型房企精准布局三四线
发布时间:2021/03/22 财经 浏览:269
从部分典型房企在红线政策前后的投资集中度、布局情况来看,虽然聚焦、深耕是房企目前的主要策略,但不同类型的房企聚焦方式有所不同。
整体来看,已经实现了全国化布局的房企资金实力更为雄厚,在整体投资收紧的情况下,均选择聚焦一二线城市,提高优质土储的结构性占比。以绿地为例,在红线政策出台前,绿地平均每月投资金额在百亿以上,拿地分布40多个二三线城市;而自9月份以后平均月度投资额降至30亿左右,拿地城市也骤减至19个。从城市分布上来看,9月份以后绿地的投资金额集中在南昌、西安、南宁等二线城市,以及盐城、张家港、湖州这样的热点三四线城市,整体而言红线后投资策略向核心城市聚集。
此外,诸如华润、金地、龙湖等房企,在红线政策发布后拿地数量均有所下降,但更注重核心城市的土地储备。华润红线前在北京的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额的24%,红线后在深圳、北京拿地金额分别占16%和8%,持续重仓一线城市。
一二线核心城市土地供不应求、拿地金额较大也导致部分房企在投资聚焦时,选择了下沉。尤其是区域深耕房企,在整体投资收敛的背景下,拿地城市减少,更为聚焦区域内的三四线城市,例如华鸿嘉信、建业、弘阳等。重仓京津冀的荣盛发展在2020年9月份之后,投资重新聚焦环渤海,但同时在杭州大力加仓。整体来看,对于区域型房企来说,投资聚焦区域内三四线城市以及1-2个周边核心城市是主流方式。
例如祥生,作为持续深耕浙江省的区域型房企,投资行为一直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2020年1-8月份在济南、合肥、南通等非浙江省城市也有新增土储,拿地金额TOP5城市分别为杭州、合肥、宁波、南通和温州:但在9月份以后,祥生仅在芜湖有新增土储,且投资金额占比不足2%,此外其他投资全部集中于浙江省内,以绍兴、台州、义乌、温州、衢州等三四线城市为主,拿地金额TOP5城市分别为绍兴、义乌、温州、台州和衢州。从投资金额集中的城市变化也能明显看出,祥生在政策后的聚焦路径是向深耕区域三四线聚集。
【延伸阅读】仅四成房企收敛投资
克而瑞统计显示,去年9月份以来仅有四成左右的企业在政策影响下收敛了投资,剩余的六成企业仍保持匀速投资节奏,或年末增大力度,或逆市积极纳储。从城市选择角度来看,策略多为加仓长三角的二三线以及稳固自身大本营土储。
例如华宇、招商在三道红线出台后,月均投资力度分别上涨了8%和43%,招商的投资城市数量更是从28个提升至31个。从布局变化上来看,华宇一方面在深耕区域加码,另一方面则伺机在省会城市补仓:红线前华宇投资前五的城市以长三角为主,包含常州、温州等三四线城市,但红线政策发布后,华宇投资TOP5的城市变为西安、南京、重庆、沈阳和成都五个二线省会城市,其中重庆、成都是华宇的深耕区域。
综合而言,黄、绿色档位的房企得益于财务稳健性相对更强,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机遇,虽然部分国企、央企保持了积极的投资势态,但拿地收敛、聚焦仍然是主流趋势。不同房企选择的聚焦路径不尽相同,对于全国化的大型规模房企来说,保持聚焦一二线城市,持续优化土储的结构,说明大部分龙头房企还是更加看好一二线城市未来前景;而对于区域深耕型的中小房企而言,目前加入一二线城市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保持深耕、吃透市场或是更好的选择。
上一篇: 三盛控股去年营收87.79亿元
下一篇: 南沙全新项目湾璟壹号本月底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