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再推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9/08/27 银行 浏览:515
外资银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业务,又向前推进了实质性的一步。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协会”)发布公告,宣布启动外资银行参与A类主承销业务市场评价工作,并出炉了颇为详细的打分标准。这也意味着,已经获得A类主承销牌照的41家中资金融机构将迎来拥有同样业务资质的外资投行竞争。
从公告设置的条件看,参评对象需要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资格满一年。据上证报了解,目前符合该条件的外资银行只有6家,分别为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
打分标准系“量身定制”
“关于A类主承销的评价标准,外资行之前的关注点在于,是把我们和中资银行放在一起打分,还是针对外资行专门有一套打分标准?或者在同样的标准下,给我们的门槛是否有所降低?之前考虑到具体的标准还未出台,我们没有申请正式牌照。”某大型外资行债券相关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介绍,以前对外资行的考核是按照中资银行的打分标准,而且是基于外资行在中国境内法人的指标,比如总资产、交易量和承销量等。但是,外资行的实际情况是母行集团体量很大,但在中国境内业务相对较小。
此次则为外资行量身定制了评价标准。对比全国性银行的A类主承销商业务打分标准,此次针对外资银行的评价指标增设了公司治理一项,考察外资行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同时,在指标的具体要素方面,参照了外资行B类主承销商标准,纳入了外资行所属母行集团的总资产、分支机构覆盖国家或地区数量。
在市场表现的打分指标方面,此次针对外资行的评价相对于中资行更为细致。以上一年度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金额一项为例,外资行分为4档,较中资行增设50亿元至80亿元、80亿元以上两档,原先中资行的打分标准则将50亿元以上归为一档。
外资行仍需本地化
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在内,目前41家中资金融机构已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A类主承销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主承销业务。外资行进入,是否会给境内本土投行带来冲击?
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外资行,中资行在客户覆盖面、授信额度和包销制度等方面仍然具备较大优势。而且,外资行风险偏好较低,在客户筛选方面较为严格,也需要进一步了解本地市场。
“外资能过‘白名单’的合作客户,都是很好的企业,本来发债就没问题。所以,对整个市场来说,只是多了一些竞争对手。但外资行的人工成本比较高,估计收费不便宜,所以对中资行很难构成有效的威胁。”银叶投资固收部总监黎至峰表示。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也认为,目前承销市场竞争非常充足,很多承销商客户捆绑比较紧密。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李冰表示,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市A类主承销资格,使得市场参与者更加多元化,有利于市场更健康地发展。在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方面,外资机构在沟通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外资机构也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本地市场。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债券市场逐步发展成为更加可投资的市场。”李冰谈到,随着允许外资机构获得A类主承销牌照,新发行债券信息透明度提升,一级市场将迎来长足发展。同时,随着延长外资机构交易时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做市商能力提升、评级市场发展和衍生品工具得到丰富等举措陆续落地,未来境外机构进一步长期投资中国债市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