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大型险企频频举牌A股公司,“买买买”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9/11/13 保险 浏览:441
相比前两年中小险企频繁入市来看,今年险资举牌方主要是大型险企。
随着保险业转向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长期保单占比不断提高,有利于让险企资产和负债更加匹配。
11月8日晚,万达信息公告显示,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国寿集团、国寿资产)取代万豪投资和实控人史一兵,成为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
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匡涛此前表示,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将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经营合作和管理互动,持续发挥互补优势,强化协同发展效应,共同推进医疗保障领域技术和基础技术发展,不断提升医保领域服务能力、商业保险专业化管理服务能力、健康管理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双赢战略目标。
另一大保险公司平安人寿也没闲着,今年以来也豪掷百亿元增持华夏幸福、中国金茂等上市地产公司股份。进入三季度后,险资还加大了科技股、大健康板块的布局,包括5G、医药、养老等。
对于险资偏好大健康板块,一位资深保险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大健康是保险公司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险企将向客户提供包括养老保险产品、健康咨询管理、优质医疗资源、高端养老社区等在内的一揽子综合医养服务,打造健康医疗全产业服务平台。
不过,相比前两年中小险企频繁入市来看,今年险资举牌方主要是大型险企。“此前中小险企在A股市场大举投资,其资金多是来源于万能险账户,眼下保险业回归保障本质,万能险风光不再,中小险企也就熄火了。几家大型险企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及保险传统账户资金举牌。”有市场人士分析称,目前A股处于较低位置,且监管鼓励险资入市,因此业绩稳定、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基本面优质,能发挥协同作用的公司自然是险资青睐的投资标的。
当下已进入四季度,也是保险公司为来年布局的关键时候。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保险资金的逆周期和战略投资优势凸显,随着保险业转向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长期保单占比不断提高,有利于让险企资产和负债更加匹配。据悉,在会计准则下,险企将长期资金用于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股息分红会计入投资收益,但是股票市值变动不会影响它的当期利润表现,从而坚定保险资金长期入市的决心。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险资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清晰。保险公司投资风格相对稳健,是实体经济的重要长期资金提供者,其对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投资,与其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率的目标比较契合。
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7.78万亿元,其中6.14万亿元投资于债券,2.52万亿元投资于银行存款,2.24万亿元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权益投资占比12.59%。
“与前两年相比,2019年险资的权益投资占比有明显提升,但仍有提升空间。”业内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非标产品陆续到期的背景下,增加权益、资管产品的投资比例,能帮助险企提高收益率,抵御利率风险。
据悉,监管部门正在考虑在审慎的监管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投资自主权,进一步推动长期资金入市。险资或将有更多空间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和机构投资者作用,继续增强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稳健价值投资者和“稳定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