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加力
发布时间:2022/01/19 银行 浏览:210
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具体为,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85%,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1%。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降息”在市场预期之内,而政策工具利率下调10个基点力度不小,意味着逆周期调控力度在不断加大。展望未来,降准仍然有空间,LPR有望继续下行,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发挥更大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入重点领域。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1年期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二者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政策利率体系。2020年4月起,1年期MLF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在2.95%和2.2%,二者利差维持在75个基点,此后便长期保持稳定。“时隔多月,政策工具利率下调意味着逆周期调控持续发力。”他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降息首先降低了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鼓励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成本更低的信贷支持。其次,经2019年LPR改革后,实体经济贷款根据LPR定价,LPR是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的。因此MLF利率下降大概率会带动LPR下降,从而直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六稳”“六保”。
从过去看,在1年期LPR下降后的下个月,再进行降息继续引导LPR下降的情况并不多见。“在本月进行降息,体现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机结合的要求。本次降息10个基点,与疫情初期第一次降息等幅,力度不算小,是加大逆周期调节的体现。”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展望未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2021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两次降准,并引导一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再加上这次降息,应该说货币政策正在积极发力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后续货币政策操作上,降准仍然有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入重点领域也有较大空间。
上一篇: 降息落地 货币政策料持续发力稳增长
下一篇: 世行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