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8家险企年内增资发债521亿元同比飙增129%
发布时间:2019/03/20 保险 浏览:629
8家险企年内增资发债521亿元
同比飙增129%
本报记者 苏向杲
今年以来险企密集通过增资、发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有4家险企合计增资16.1亿元,另有4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合计505亿元。8家险企增资、发债合计达521.1亿元。
增资的4家险企包括华泰保险、法国再保险北京分公司、北大方正人寿、国元农业保险;发债的4家险企分别为中国人寿、平安产险、百年人寿、珠江人寿。
对比来看,今年险企通过增资、发债补充资本金的规模已经远超去年同期。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险企增资、发行资本补充债合计规模同比大增129%(去年同期为227.18亿元)。
4家险企发债505亿元
从险企“补血”的方式来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以来险企增资规模远不及发行资本补充债的规模。
截至昨日,险企获批的发债规模是增资规模的30余倍,发行资本补充债成今年以来险企补充资金的主流方式。
3月14日,银保监会批复今年以来首批4家险企的资本补充债发行计划,审核通过中国人寿、平安产险、珠江人寿、百年人寿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505亿元。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获批发行规模最高,达350亿元,为成为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以来的最大单。其次是平安产险发行100亿元,珠江人寿发行35亿元,百年人寿发行20亿元。
而去年同期,银保监会仅批准了人保寿险120亿元及农银人寿35亿元的资本补充债。今年险企发型资本补充债的规模已经远超去年规模。
2015年1月份,央行和原保监会联合下发《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了保险公司或集团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具体要求后,多家险企开始发行资本补充债。
从历年发行规模来看,2015年有13家保险公司获批,累计发债规模801亿元;2016年发债规模出现大幅减少,仅有4家保险公司获批发债295亿元;2017年,发行规模又增加至349.5亿元;2018年规模回升至495亿元。
实际上,今年4家险企获批的发债额度远高于去年,但上述险企具体偿付能力却各不相同,对补充资本金的需求也各异。
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珠江人寿、百年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目前均略高于监管线:去年四季度末,珠江人寿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4%和88.62%;百年人寿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0.65%和88.13%。随着资本补充债的发行,两家险企可大幅提升偿付能力,减少业务发展的掣肘因素。
从中国人寿与平安产险来看,虽然两家险企获批发行的资本补充债规模较高,但近两年来这两家的偿付能力持续高于监管线。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四季度暂未披露),中国人寿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262.17%;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平安产险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3.76%和201.53%。
险企发债、增资齐头并进
虽然今年以来,险企增资规模不及发债规模,但从近两年来看,这两种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可谓“齐头并进”。
从今年以来险企增资、发债规模对比来看,年内共有4家险企披露增资事宜。其中,有2家险企发布拟增资公告,合计拟增资4.5亿元。此外,银保监会还批准了北大方正人寿9.5亿元的增资计划及国元农业2.1亿元的增资计划。4家险企合计增资16.1亿元。而今年险企发债规模合计达到505亿元。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8年共有36家险企增资,总额近650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17家、财产险16家和再保险3家。从规模来看,增资主体集中分布于中小型公司。其中,国华人寿于去年10月份单次增资95亿元,为年度单次增资额最高。
而从险企发债规模来看,2018年险企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合计达495亿元,发债公司包括农银人寿、人保寿险、中英人寿、英大泰和人寿、中再产险、人保集团、新福人寿、中再寿险等险企。
从2017年来看,当年险企通过发债方式募集资金349.5亿元,而同期通过股东增资增加的注册资本金为285.23亿元。
2015年前后,险企曾掀起增资发债潮,其主要目的为,在业务快速增长之下,不少险企不得不增资以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近两年来,随着险企转型的深入,对资本金要求也逐步增加。
从2018年四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整体情况来看,纳入统计的141家险企中,虽然绝大多数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200%,但随着险企业务的发展,共有80家险企偿付能力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