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中国债券有望被纳入更多全球指数

头条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

证券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4月10日讯,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此前美联储宣布购买此类债券。

银行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2019年是江苏银行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实施之年,江苏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江苏省委、...

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中国债券有望被纳入更多全球指数

发布时间:2019/04/02 财经 浏览:631

继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Global AGG)后,中国债券还有望被纳入富时罗素公司旗下的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以及摩根大通旗下的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GBI-EM GD)。接下来,除了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之外,其他包括信用债、地方债在内的债券品种也有望被陆续纳入全球指数。
目前,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但在他们看来,中国金融市场对接国际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推动境内基础设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互联互通仍然任重道远。
“对接”工作准备就绪
在今年1月,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宣布将于4月开始纳入中国债券后,相关对接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充分与境外投资者沟通后,央行也进一步做好了债市基础设施的“对接”工作,提升境外投资者的投资便捷度。
“境外投资者普遍比较关心外汇风险对冲、债券信用评级等问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两个月来,央行也围绕这些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了灵活的安排。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持续沟通、推动,目前全球托管行已经可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外汇风险对冲相关服务,进一步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风险对冲需求。同时,目前境内相关基础设施已经完成系统改造,即将支持境外投资者的特殊结算周期需求。此外,目前境外投资者入市备案操作流程和开户时长也被压缩,入市将更便捷。
“全球托管行获批进入中国在岸债券市场,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外汇风险对冲相关服务,这将有效解决海外投资者之前关注的债券汇率对冲问题。”渣打中国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京表示,当然,要充分实现这一点,全球托管行还需要在人员配置、系统搭建、交易细节培训等方面持续完善,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
有望被纳入更多全球指数
接下来,各方预计,中国债券也有望纳入富时罗素公司旗下的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以及摩根大通旗下的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GBI-EM GD)。
“投资渠道的拓宽和有利的政策措施令人民币计价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全球主流债券指数的吸纳目标,其中包括摩根大通GBI-EM GD和富时WGBI。”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
摩根大通正在评估是否将中国债券完全纳入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对于具体的时间表,梁治文表示,今年的摩根大通年度指数管理会议将于夏季召开,对投资者的情绪进行调研。“我们相信中国将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开放市场,并希望今年能获得积极的投资者反馈。”梁治文说。
据悉,富时罗素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对外公布是否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并可能于年底前展开对中国信用债券的考量。
摩根大通全球指数团队预计,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准指数(GBI-EM GD、Global AGG和WGBI)将带来高达2500亿到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更多中国债券品种也有望陆续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Global AGG)。彭博指数业务全球负责人Steve Berkley表示,随着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我们相信会加快公司债纳入到全球指数的速度,接下来我们也会考虑地方政府债和一些资产支持型债券(ABS),随着中国按揭市场的发展,抵押支持债券(MBS)也会被考虑进来,但是这都需要时间。
在彭博将中国债券纳入指数后,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债券主管贝斯高表示,我们预计,富时罗素、摩根大通等其他指数编制公司也会将中国纳入其全球债券综合指数,这也会迫使跟踪它们基准指数的投资者增加对中国的配置。
外资看好中国市场
“我们认为所有的投资者都应该关注。”贝斯高表示,彭博将中国在岸债券纳入指数对全球资本市场而言是重大变革,并且将加速扩大中国在岸债券市场规模,进而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贝斯高认为,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相比,全球对中国的投资比重偏低,纳入指数将使资产配置者开始关注中国,这将导致全球资本配置再平衡的过程中,中国被纳入考虑。
富达国际亚洲固定收益主管及基金经理Bryan Collins表示,人民币债券纳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更趋健康和活跃,这将有利于支持中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展望后市,中国政府债券已成为负相关性和零风险资产类别中的投资新贵,我们认为全球投资者可凭借有关投资在整个市场周期内持续受惠。”Bryan Collins表示,截至2018年底,外资持有中国国债的比例已升至超过8%;中国债券成为了2018年表现最佳的资产类别之一,回报率超过9%。
外汇局统计,近年来境外机构不断增持我国债券和上市股票(含基金),持有的合计规模从2014年末的2192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末的4448亿美元,增长103%。其中,持有的债券规模从1085亿美元上升到2638亿美元,增长143%。
未来,我国证券市场在吸引境外投资者方面仍具有较大潜力。与其他主要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外资占比仍然较低,未来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 2018 年末的债市数据(含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看,外资在我国债券市场上的持债规模占比为2.1%,低于美国(25%)、日本(12%)、韩国(6%)和巴西(5%)。
互联互通任重道远
接下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仍是改革的大方向。但推动境内基础设施与其他国家、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仍然任重道远。
境外投资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债券的流动性问题。杨京认为,国内债市新老券的流动性差异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国内债市投资人持有债券到期的比例极高,导致老券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极不活跃。由于债券指数在编制中会纳入相当比例的老券,导致按照指数进行配置的被动投资者可能无法在二级市场按照指数要求进行相应投资。
此外,境外投资者还关注债券评级标准的国际化问题。杨京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主要的评级机构都是国内机构,海外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标的是利率债,包括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以及同业存单,对信用债涉足较少。而信用债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国际化的标准评级能够帮助更多高质量的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并由此进一步扩大国内信用债市场,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需求。
下一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在标普信用评级(中国)进入中国市场后,将继续引进更多国际评级机构跨境展业或在本土落地;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违约处置机制,使境外投资者更有信心投资中国的信用债;此外,还将继续推动我国债券纳入富时罗素、摩根大通等其他国际主要债券指数。
同时,央行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将研究推出债券ETF等债券指数产品,研究实施全面放开境外机构参与回购交易,大力推进人民币衍生产品使用。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