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insur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保险 > 险企大规模“圈人” 三类人才成行业香饽饽

头条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

证券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4月10日讯,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此前美联储宣布购买此类债券。

银行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2019年是江苏银行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实施之年,江苏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江苏省委、...

险企大规模“圈人” 三类人才成行业香饽饽

发布时间:2019/10/18 保险 浏览:435

新一轮险企校招人才储备战,显然已经打响。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家保险公司启动了2020年校园招聘。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0年的校招计划悉数启动,成为险企抢夺明年应届毕业生的主力军。

以中国人寿为例,国寿集团及旗下8家成员单位总部及分支机构,为2020年应届毕业生准备了2816个岗位,总招聘人数高达6560人。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大型险企也是花样百出。比如,新华保险在相关平台上推出了校招专属视频,表达其对应届毕业生的青睐;同时,自9月19日正式启动校招以来,每周在其官方招聘公众号上持续更新校招攻略、宣讲会信息。

面对大型险企的“花式”抢人,部分中小型险企也不甘落后,建信财险、英大泰和财险、中宏人寿、东京海上等中小保险公司也相继启动2020年校招。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另类“法宝”,众安在线在招聘文案中自我推介:这是一个自由思辨、没有天花板的工作殿堂。

险企“抢人”背后

相比往年,业内人士表示,这轮校园招聘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保险公司普遍加大了校招力度,中国人寿的总招聘人数高达6560人,较去年增加近2000人;二是大型险企对信息科技类人才的需求激增,招聘岗位进一步细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助理教授王坤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与国际保险业比较,我国保险行业保险密度和深度都较低,保险业处在快速成长期。从微观角度来看,“抢人”的现象和保险行业发展的特点有关系。保险企业涉及的业务比较广,保险从业人员规模增幅大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体现。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较快,保险人才市场并不能满足当前保险行业的需求,人才的供给不足也是“抢人”的原因。

相关数据显示,1992年全国仅6家保险公司,但截至2018年底,我国保险机构数量达235家,保费收入和总资产分别为3.8万亿元、18.33万亿元,保险密度2724元/人,保险深度4.22%,保险营销员队伍超过800万人。保险市场规模先后超过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全球排名升至第二位,在世界500强中有7家中国内地的保险公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大国。因此,险企开启大规模招人在情理之中,毕竟行业的向好发展需要更多的建设者。

另外,险企大幅招聘还源于较高流失率。中国保险学会和金融壹账通联合发布的报告中提到的保险代理人最新留存率数据。初步估算,截至2018年年末,国内各类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接近1200万人。但这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群体。数据表明,代理人1年留存率不足50%,个别险企首年流失率甚至高达80%。

“三类”人才受欢迎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行业与企业和个人都息息相关。且随着保险行业的深入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体上看,信息科技类人才逐渐成为险企争先抢夺的香饽饽。尤其是大型保险公司对信息科技类人才的需求激增,岗位设置进一步细化。以某寿险总部科技中心技术类岗位设置为例,细分为数据采集工程师、大数据建模工程师、数据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AI研究员等数十个类别。

分险种来看:财险内外资人才需求不同。外资财险公司在招聘市场上相对保守,总部未出现大批量的招聘现象,但核保类的核心职位依旧占据招聘市场的主流。生产型核保兼顾业绩和风险的双重身份,在招聘市场上炙手可热,尤其是意健险和工程险类的职位;内资公司在车险方面仍然有不小的投入,然而车险市场饱和,格局稳固,各家产品相似度极高,利润空间不大。另一方面,财险精算在中国市场和欧美成熟市场存在巨大的差异,精算类职位门槛高,人才稀缺。

寿险方面,对中高层人才求贤若渴。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寿险商业化不足,导致核心类人才培养不足,现阶段险企对中高层人才求贤若渴。优质期缴业务的银保候选人,高质量招募和培训的候选人,以及有互联网渠道经验懂得产品和用户需求的候选人都在招聘市场上炙手可热。精算作为寿险公司最核心业务伙伴,依然是保险公司收入较高的部门。5-8年经验的候选人稀缺。

再保险公司作为保险行业金字塔的上层,对直保公司候选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然而由于国内再保公司有限的数量,精简的人员配置,扁平的内部结构,较低的流动率,以及更高的招聘要求,再保市场仅有少数的中高级职位,大部分公司仅仅只是招聘一些相对资浅的补充性职位或者少数流动空缺。

王坤宇告诉记者,保险行业发展中最缺乏的是三类人才。一是保险专业人才。尤其是精算、合规风控、信用评估师等领域的人才。其次,是复合型的保险高级管理人才。现代保险业要求高级管理人才具备保险,投资,财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再者,保险科技人才。随着互联网区块链等科技的发展,保险科技人才的需求会是大幅度上升。

企业竞争在于人才

根据监管机构公布的数据,保险营销员(含代理人)人数截至2014年底为325.29万人,2015年、2016年、2017年底则分别为471.29万人、657.28万人、806.94万人,年度增长人数分别为146.00万人、185.99万人、149.66万人。

三年间人数增长近500万,为何营销人员数量飙升如此迅猛?这到底是人才战术还是人海战术呢?

对此,王坤宇认为,险企大规模招人还是以吸引“人才”为主。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展业服务都需要大量的保险人才;保险企业发展制胜的关键是“人才”。谁能吸引到一流人才,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险企大规模招人,一方面培养了企业的后备军,为进一步发展储蓄力量;另一方面,保险行业人才竞争激烈,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如何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是保险业“人才战”的真正竞争点。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