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港股IPO|嘀嗒出行拟赴港上市,近八成交易额来源于顺风车业务

头条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

证券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4月10日讯,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此前美联储宣布购买此类债券。

银行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2019年是江苏银行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实施之年,江苏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江苏省委、...

港股IPO|嘀嗒出行拟赴港上市,近八成交易额来源于顺风车业务

发布时间:2020/10/11 头条 浏览:307

10月9日,金融广东网获悉,专注顺风车与出租车业务的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嘀嗒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移动出行平台,旨在创造更多的交通运输能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让出行生态系统更高效和环保,让每次出行变得温暖和愉悦”为使命,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专注顺风车和出租车发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拥有约192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包括约980万名认证私家车主。自成立至2020年6月30日为止,公司为约367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

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顺风车平台分别产生约2360万次、4820万次、1.79亿次及5930万次搭乘,同期交易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7亿元、人民币19亿元、人民币85亿元及人民币33亿元。

除顺风车外,嘀嗒于2017年推出智慧出租车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19年,按搭乘次数计算,公司在中国出租车市场的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在86个城市提供了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顺风车占平台交易总额近8成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嘀嗒的营收分别为4893万元、1.18亿元、5.81亿元以及3.10亿元。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嘀嗒净利润为1.95亿元、-16.77亿元、-7.56亿元及-7.22亿元。

嘀嗒表示,考虑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优先股及相关负债(包括初始确认亏损)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所得税(利益)╱开支后,按经调整利润净额计算,嘀嗒自2019年起已实现盈利。2019年和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嘀嗒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1.5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嘀嗒继续保持盈利状态下,大程度上是因为滴滴出行在顺风车领域的“神助攻”。

2019年,嘀嗒出行平台的交易总额为110亿元,其中单单顺风车一个业务板块的交易总额就达到了85亿元,占到平台交易总额的近八成。

据金融广东网了解,滴滴顺风车因几起事故于2018年底被无限期下架整改,嘀嗒便把握住这个机会,将滴滴顺风车的市场份额吞噬,进而才实现大幅增长。

但是,随着滴滴顺风车业务的逐渐回归,首汽约车、神州优车、曹操出行等平台也已布局顺风车业务,顺风车领域已不再风平浪静。再次大背景下,嘀嗒又要如何保持住自己仅存的优势呢?

成立6年不到,行政处罚、安全问题引发大规模关注

招股书披露,有关嘀嗒的顺风车平台累计曾接获77宗行政罚款,每宗罚款由人民币5,000元至人民币30,000元不等,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合共为人民币207万元。

公司自身也表示,不断演变的市场亦可能导致法律及法规以及监管环境出现重大变动。政府可能会提高对顺风车平台的监管审查水平,而新法律及法规的颁布可能对其业务不利。任何更严格的监管审查或行动均可能对公司施加冲突责任,可能妨碍继续经营的能力,进而对其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据了解,滴滴顺风车被无限期下架整改便是由于其屡现严重安全事故,而金融广东网发现,嘀嗒顺风车的安全问题亦仍然未有完善的解决,在黑猫投诉上等多个平台,涉及乘客被骚扰和司机人身攻击的帖子时常引起关注和讨论。

除此之外,支付问题也很可能成为嘀嗒出行所存在的风险之一。嘀嗒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可能被视为在并无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为非金融机构进行支付服务。

除5位联合创始人外,机构股东星光熠熠

招股书显示,段剑波、李跃军等5位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宋中杰为公司董事长兼CEO。嘀嗒管理团队持股比例为34.43%,占总投票权的50%,上市后可控制投票权约73.57%,以宋中杰为首的高管团队保持管理团队的独立决策权。

而机构股东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17.34%、9.07%、7.15%、4.95%、4.14%、4.14%、2.86%。

不难看出,被称为“国内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嘀嗒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嘀嗒可能需要不断的去寻找一种方式既可以维持住现有顺风车业务又可以不断扩张自己智慧出租车的领域,以保证其能在日渐激烈的网约车战场中走到最后。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