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宠物保险,“铲屎”路上的又一个“坑”?
发布时间:2021/04/15 商业 浏览:201
“毛孩子”生病、“铲屎官”伤神,是不少饲养宠物的人都有过的经历,而居高不下的看诊费用,几乎也让所有养宠人有过同样的感慨:“宠物看病比人贵多了!”也正因为如此,近两年来,市面上陆续出现的“宠物医疗保险”,很快便得到了养宠人群的青睐。
仅是“低保费、易审核、0自付、病种全覆盖”这样的宣传“关键词”,便足以让不少养宠人决意购买。但真到了需要申请理赔的时候,宠主们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实际理赔过程中遭遇到的“限制多、审核慢、拒赔付、有理没处说”,直教人大呼“这跟说好的不一样”。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杨杏萍
专题图片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踩坑经历:
拒赔理由千千万,总有一个“命中”的
避雷Tips:
购买前看清细则很重要
市民宋小姐是自己圈中最早购买宠物保险的人,在朋友们仍持观望态度时,她便已为自己的猫“七七”买好了保险。去年10月以来,七七因频繁呕吐多次就医,宋小姐多次申请理赔却都以失败告终,6次不同的遭拒经历,也让她只能苦笑着称,“人生第一次买保险,感觉也是最后一次买保险了。”
据宋小姐回忆,七七首次就医并未查出病因,因此检查费用也没有能够得到理赔,“花了两千多做检查,一切正常,医生就让回家观察状态。申请理赔需要提交很多材料,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以,第一次少了诊断书和用药清单,结果被拒了。了解清楚后让医院补开了材料,再次申请还是被拒绝了,因为非疾病的检查不享受理赔。”
一个月后七七在另一家医院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宋小姐将所有材料都准备齐全后才进行申请,然而前后申请三次,却接连遭遇三次拒保,让宋小姐颇感无奈,“第一次说这不是首次患病,因为已经为呕吐看过医生,我觉得不合理,理论后让我再申请,结果又拒绝了,因为我去的医院不是定点医院,但我选择的是定点医院的赔付比例。非定点赔付需要补充材料,我又花了半个月时间等材料都齐全了第三次提交,还是被拒了,因为已经超过了他们要求的就诊后15天内提交的时限。”
理赔屡屡遭拒,猫的情况也未见好转。直到今年1月,七七最终被确诊为持久性右位主动脉弓,必须通过手术方能彻底治愈。昂贵的手术费用让宋小姐倍感吃力,因此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再次提交了理赔申请。但持久性右位主动脉弓是先天性疾病不受保,宋小姐的申请再一次得到了拒绝的答复。
针对宋小姐的遭遇,记者采访了曾在某大型保险公司担任保险理赔核保员的王伟,他表示,宋小姐这样的客户并不少,特别在网上投保逐渐流行后更为常见,“传统方式买保险会有保险经纪人,很多问题,经纪人需要一一进行说明。在网络平台购买保险,经纪人这一块是缺失的。因此网上投保,更需要自己去阅读相关的条例,购买前看清楚保障范围真的特别重要。”
在宋小姐的理赔遭拒经历中,“单次就诊多次申请”的经历占据了绝大多数,如第二次就诊后进行的前两次申请,提交的材料一模一样,但却因为不同的理由遭到拒绝。那么保险公司在拒绝赔付时,是否需要列明所有不符合条件之处呢?
这一问题王伟亦给予了解答,“核保时,每个核保员都有自己的审核习惯,同样的材料,有人会先注意到医院是否在定点范围,有人会先注意到疾病是否在理赔范围,其中只要有一条不符合要求,这份材料便不需要再进行后续的核查,因此看不到材料中的其他问题非常正常。所以还是回到最初的建议,在缺少经纪人指点和协助的情况下,尽可能按照要求提交材料,才是顺利获得理赔的最佳方法。”

踩坑经历:
猫大18变,我不能证明“我的猫是我的猫”
避雷Tips:
选择购买可进行宠物身份识别的险种
市民李女士的猫“布莱克”是一只暹罗,在3个月大刚到家时,布莱克全身的毛还是白色的,只有鼻梁位置有一片黑。随着年龄的增加,布莱克也和许多暹罗猫一样开始变色成“挖煤工”。
去年3月,布莱克因为急性肠胃炎就医。李女士想起自己曾为布莱克购买过保险,便进行了理赔申请,然而因为8个多月来布莱克的外形改变较大,导致核保员无法判定这与当初投保的是否为同一只猫,最终李女士的理赔申请没有获得通过。
李女士对此感到十分无奈,“本身暹罗猫的外形就是会这样改变的,猫和人又不一样,也不能验DNA,又没有身份证,你让我怎么证明我的猫是我的猫呢?”

不少宠主与李女士有过相似经历,猫狗生长周期较短,几个月时间外观可能便有很大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辨识面部和身体的色块与花纹特点进行认定。但碰上纯色毛发或是像暹罗这样成长过程中毛色会发生变化的特殊品种,如何认定宠物身份,往往会成为理赔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某宠物医保服务平台负责人张乐(化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尚无一套通用的宠物身份验证法,现行的主流方法以图片辨识和鼻纹识别技术为主,其中鼻纹识别的准确度可达90%以上,但需要采样比较麻烦,难以快速推广;图片辨识虽然方便,但作为验证法依然不够权威,“比如有的宠主家里养了几条狗,都是同品种同毛色,他只买一份保险,无论哪只狗病了都来申请理赔,因为单从外观看,每只狗长得都差不多。”
在张乐看来,宠物身份验证难,不仅让投保人有苦难言,也让保险公司面临的骗保风险居高不下,“国际流行的芯片植入肯定是最科学的方法,但这个方法推广普及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涉及到技术开发、设备投放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我国宠主对芯片植入技术的接受程度低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踩坑经历:
小程序购险更划算?遭遇“李鬼”无处理赔
避雷Tips:
只购买保险公司承保的险种
过年期间,市民小董通过某微信小程序为自己的狗“浩克”购买了一年份的医疗保险。一个月观察期过后不久,浩克腿骨骨折,在医院住了近半个月时间。由于自己购买保险时,保险条款中有入院即赔的条款,小董便按照要求在小程序里提交了住院证明材料。
然而直到浩克出院,理赔进程依然显示“审核中”。小董想要联系人工客服时,才发现小程序上未提供联系电话,且在线的人工客服也迟迟未有答复。为了讨个说法,小董给银保监局拨打了投诉电话,然而银保监局核查后告知小董,他购买的并非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而是由一家网络科技公司销售的“宠物医疗增值保障服务”,因此并不在他们受理管辖的范围之内。

小董这才意识到自己“买了个假保险”,连忙通过各种方式搜寻该小程序所属平台企业的全称,发现其在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中与宠物相关的内容只有非医疗性宠物健康咨询一项。“当时是看到这个保险覆盖面比其他的都广,很多别的保险不保的病种都保,保费还便宜,才在这上面买的,谁知道最后买的还不是保险,想维权都不知道找谁,真的只能自认倒霉。”
广东合富律师事务所律师何伟表示,小董购入的产品看似保险,而不是保险。卖方利用小董追求性价比的心理,以模糊的话术诱导小董购买,实际上是属于市面上常见的“擦边球”行为。小董的遭遇,可参照《民法典》中订立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况,要求解除。这个情况下,买方有权主张撤销购买,但只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由于此类纠纷涉及的金额一般比较小,相对维权成本较高,大部分的消费者可能就吃哑巴亏了。小董也可以通过向工商部门投诉的方式进行维权,但可能也会是一场‘持久战’。
何伟建议,“规避此类风险,最好的方法还是在购买时多作甄别,尽量选择正规渠道销售的由保险公司承保的险种,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在购买时多进行同类产品的对比,贪图便宜或者贪图省事到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与“宠物看病比人贵多了”的感慨相似,“宠物保险理赔难度不输给人”也渐渐成为了不少宠主的共同心声。放眼当下,宠物医疗保险仍不尽如人意,理赔难的情况频发,也让不少观望中的宠主不敢进一步尝试。在养宠之风盛行、宠物医疗费用依旧高昂的当下,能够为宠物提供保障的宠物医保,越来越成为养宠人的一种急切“刚需”,但可惜的是,要让宠物医保能真正成为一种“保障”,恐怕还需不少时日。
上一篇: 上周广州一手住宅网签1783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