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房地产“最强大脑”这样看行业走势
发布时间:2021/03/31 商业 浏览:266
3月26日,2021中国房地产全行业领袖新年峰会暨中国地产冠军榜颁奖盛典,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行。活动由广东省地产商会和网易房产共同主办,吸引了众多房地产企业领袖、高管和顶级学者,坐而论道,复盘行业格局,预判未来风口。本届峰会围绕“核心与边界:房地产双循环新动能”,集结行业“最强大脑”,共同破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下,房企如何厘清行业核心与边界,平衡房地产主业和多元业务的“双驱动”?
张明:未来面临分化格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在《双循环格局下的宏观经济走势及其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主题演讲中,针对全球经济格局和风险、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走向、中国房地产市场预判等给出精辟独到的深度剖析。
受全球经济影响,中国的宏观走向会如何?张明指出,今年经济是中长期下行和短期反弹的结合,不能太过乐观,从“三架马车”来看,去年的经济复苏并不均衡,消费的复苏最慢,出口最快,其次是投资,目前,消费复苏偏慢仍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2021年有所改善,但不容乐观。最后,具体到房地产市场,张明认为,行业最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房住不炒、因城施策”进入长效化。调控政策的实施会使中国房地产面临“两个分化”:首先是城市分化,最看好的还是一二线核心城市,最危险的区域是广大三四线城市;其次是房企分化,未来5到10年,行业的集中度显著上升,房地产经营重心会从增量转到存量。
陈劲松:行业需要联手降获客成本
世联行创始人、联席董事长陈劲松在主题演讲《趋势与空间,兼谈数字化下的营销》中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空间依然巨大,假设从现在开始,每年城市化率提高1%,在复增长下,到2049年中国的居住面积规模非常可观。但区域开始资源调配,未来分化持续,人口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关键要解决城市新生中产的居住问题。
与此同时,疫情催化下,国内产业数字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房地产也频频“触电”,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营销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营销将迎来怎样的变化?陈劲松表示,在数字化营销时代,首先得有工具,虽然目前各大开发商都在加快线上布局,但获客成本依然高企。在他看来,当90后客户转向线上之后,如何做营销,同时让营销反哺产品,这是房企的大课题。面对数字化冲击,行业需要联手,真正降低营销成本,满足房企的回笼资金要求。
房地产高速发展遇瓶颈
房企探索多元化边界
2020年,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房企纷纷加速线上阵地的布局,打通全链路运营;物业股扎堆赴港上市,多元化版图日益扩大,行业上下游呈现“一心多极”的延伸态势。但与此同时,“房住不炒”和“三道红线”,为房企的扩张圈定边界。如何在稳健高效的模式下,完成核心主业价值升级,拓宽多元化业务边界?
在“把脉房地产核心,探索多元化边界”圆桌对话中,广东省地产商会会长、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广东省地产商会执行会长、时代中国董事局主席岑钊雄,广东省地产商会执行会长、合景泰富执行董事兼主席孔健岷,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世联地产首席分析师黎振伟,分别给出答案。
黄文仔强调,房地产高速发展确实遇到瓶颈,但坚守主业和多元布局并未二元对立,也没有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进行决策,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才是“安全牌”。岑钊雄认为,房地产是高密集行业,目前行业调控收紧,房企融资受限,三道红线之下,行业都在降负债,因此未来的重点是通过数字化,进行组织的精细化管理,适应行业平稳发展的趋势。
在孔健岷看来,多元化跨业态的发展如今在业内流行,但关键还是看企业本身,第一是团队的选择非常重要,第二是要把握好企业的核心,做好主业,再利用空余资金进行其他孵化。张明则表示,房企要深耕主业,第一是向上下游延伸,主业和辅业要相互配合;第二是降杠杆,如果进行多元化布局,必须选择杠杆率低的行业,同时更多利用数字化或者金融工具帮助拓展。而针对“三道红线”,黎振伟分析,过去房地产的底层逻辑是高负债、高周转、高风险,但如今这种模式限制了高质量发展,“三道红线”有利于推动行业创新和转型,但前提是控制成本,注重研发。
城市更新正在成为下一个行业风口
2020年,全国土地市场多点开花,连创新高,与此同时,22城集中供地,颠覆行业供给侧模式。可以预见,随着热点城市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城市更新正在成为下一个行业风口。但一方面,城市更新享受政策利好和融资倾斜,具有可观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城市更新开发周期长,对房企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高,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盘活大量低效存量用地,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再造行业第二增长曲线?
在“城市更新风口,再造第二曲线”圆桌对话中,网易房产全国总编辑严家森担任主持,富力城市更新集团(广州)总裁谢昊,广东保利发展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事业部总经理梁励园,雅居乐城市更新集团副总裁夏阳,时代中国集团助理总裁/、城市更新中心总经理崔久峰,合景泰富城市更新集团副总裁覃朗,广东奥园城市更新集团总经理朱敏,华标集团副总裁蔡泽豪等嘉宾,同台交流,激发思想火花。
谢昊表示,未来存量土地开发是大趋势,原因第一是土地资源的制约,第二是环境的制约,第三是大城市生活半径的制约。而进行城市更新,房企对进入的城市和项目也要有所选择,优先考虑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配套资源好的优质城市。梁励园强调,城市更新的优势在于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但难度也在于多样化,因为经验不能复制,可以复制的只有思考的方法和路径。夏阳认为,所有新风口都伴随大量企业涌入,造成同质化,而城市更新体量大、周期长,房企如何寻求共赢是破局的关键。未来是多方合作的时代,但现阶段还需要长时间磨合,尤其是企业之间个性和文化的磨合。
崔久峰指出,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名词的改变,而是行业的重大变革。政策的成熟和稳定是基石,目前政府的态度使城市更新有了持久发展的保障。未来还会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赋予城市更新更多内涵。覃朗延伸称,相比三旧改造,城市更新发展更趋均衡,不只是拆了建住宅,除了改善原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收入外,政府更看重城市面貌的改善;同时城市更新全面提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提升,通过腾笼换鸟引进企业,放大更新改造的价值。
对于城市更新的选择,朱敏用“一核心,四个看法”进行了总结。核心指一二线的核心城市,四个看法指:第一看当地更新政策是否明朗;第二看城市总人口和净流入量;第三看城市的经济布局和GDP增长情况,第四考察城市房地产供求关系和供地关系。蔡泽豪则点明,城市更新最大的难点是投入产出周期长,从前期洽谈到最后拿到土地使用权,往往需要花3-5年时间,但城市更新相比传统模式更加透明,如果在当地有过相关旧改经验,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能实现事半功倍。
上一篇: 前2月楼市销售同比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