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中资企业境外收购还需注意风险
发布时间:2019/10/15 商业 浏览:479
经,安邦与万豪相互竞购喜达屋成为一宗轰动全球的商业新闻,双方为竞购成功,使喜达屋成为囊中之物,进行了几轮角逐,在收购价格上进行了反复较量,最后鹿死谁手,尚无可知。
但两家中资公司在竞购中都欲志在必得,使出了浑身解数,反复提高收购价格:安邦收购价格一路飙升,从当初抛出的每股76美元升至每股78美元,到现在已提升到每股82.75美元,总收购价逼近140亿美元;而不干示弱的万豪最新报出的收购价则是每股85.36美元,比安邦略高。但两者收购方案各有不同,安邦是全现金收购,而万豪则是“换股+现金“模式,并以换股为主。两者无论谁得手,都将再度刷新中国大陆买家收购美国房地产资产的最高成交价格。
从目前全球经济疲软,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全球资产普遍遭遇配置荒等情况看,两家公司并购闻名全球的酒店业,也无不妥;尤其万豪是一家做酒店管理非常成功的企业,收购国际品牌酒店不仅可提高影响力,更可增强自身竞争势力;且安邦主业虽为保险,收购喜达屋有点跨行业,但因其前收购了美国华尔道夫等酒店,其旗下已有数家明星级酒店业公司,在管理上也拥有一定经验。尤其安邦保险总资产已超过1.9万亿元人民币,按照保监会所规定的“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来计算,尚有许多资金可用,其收购海外资产亦在合规范围。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中资公司收购境外资产仍需注意三个问题:首先,避免相互间恶意竞价行为,防止中资企业资产尤其是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从安邦与万豪竞购喜达屋来看,虽都拥有自主竞价权,但仍存在盲目竞价之嫌。作为中国企业,如果只为了获得竞购成功而不顾彼此利益,任意抬高竞购价格,必然会造成被并购企业待价而沽,坐收渔利,到头来造成损失的依然是中资企业。因此,今后中资企业在进行境外并购时,要加强相互间联系与沟通,做好被并购企业价格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把维护中资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境外并购底线,坚决克服盲目竞价行为,消除为获得竞购成功而不惜牺牲竞争对手利益的以邻为壑倾向。同时,要防止一些国有企业利用境外竞购进行暗地利益输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行为。其次,对海外竞购应根据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避免贪大求洋行为,防止盲目并购风险。
在喜达屋并购竞争行为上,安邦与万豪或许在经营管理上都没有大的问题,尤其是万豪是从事自己熟悉的主业,经营起来会得心应手。但安邦从事保险业,虽在酒店管理上有所斩获,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主业,而且境外国家经济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尽管美国目前经济处于复苏期,美元也有所升值,致使其收购的喜达屋酒店的地产价格会随之上涨;但如果美国经济一旦陷入萧条期,这些被收购的资产就有可能面临价值缩水之危机,像安邦从事保险的企业就有可能出现资金连困难。因而,在境外并购上没有常胜将军,中资企业应处理好资产合理配置问题,尤其根据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来配置资产,防止出现失误而导致经营陷入困局现象发生。
再次,遵守国内监管当局有关监管规定,不打政策“擦边球”,防止突破监管红线。万邦在收购喜达屋中表现积极,且在曾经的并购中收益;而目前在险资充裕情况下,再次扩大境外并购规模,也无不可。问题是,目前对安邦境外投资的“总资产”仍存在计算争议,“总资产”究竟指的是集团总资产,还是集团旗下保险业务的总资产,这应该是一个亟需监管部门及时明确和解答的问题。为防止类似万邦这类企业海外投资超过风险监管要求,监管部门需对海外投资尽快完善相关监管规定,尤其在总资产上更有一个准确界定,消除模糊真实地带;且中资公司自身要准确把握好境外投资总额,避免因境外投资比例过高而导致“外重内轻”及资金周转失灵现象发生。
此外,还要注意遵守被收购企业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吃官司;并呼吁中央政府消除国内相关审批障碍,为境外并购争取最佳时机,使中资企业在合理价格上获取境外企业收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