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64家保险机构打新科创板 投入20亿浮盈逾15亿
发布时间:2020/01/03 保险 浏览:398
70家公司登陆科创板,让科创企业获得资本助力的同时,也让市场投资者有了参与企业成长享受收益的机会。
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是保险机构。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负责人曾介绍,截至2019年11月末,保险资金投资科创板账面余额14.94亿元。
以较普遍的参与方式——“打新”来说,截至2019年底,共有64家保险机构参与了科创板企业网下配售环节,即网下打新,获配投入资金20.69亿元,最新浮盈15.64亿元。其中的资金,既包括保险资金,也包括保险机构管理的业外资金。
5家机构打新投入上亿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述64家保险机构包含保险公司、养老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投入资金包括养老险和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资金。其中大部分是中资保险机构,也有几家外资险企,如工银安盛人寿、交银康联人寿、恒安标准、中意人寿。
从单个机构看,打新规模最大的机构,多是自身规模或管理规模较高的机构。
其中,泰康资产参与科创板打新的力度最大,动用资金和获配量均最多,并远高于其他保险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泰康资产参与科创板网下申购,最终获配投入资金4.32亿元。
从最终获配投入资金看,一共5家投入上亿。除泰康资产外,其余4家机构分别为平安养老险1.28亿、中国人寿1.22亿、新华保险1.18亿、太保寿险1.06亿。
在中小机构中,民生通惠资管公司的打新也较积极,最终获配投入资金6448万元。民生通惠资管为中小型保险资管公司,第三方业务规模占比较高。早在险资获准投资创业板时,民生通惠就以积极参与打新而受到关注。
网下申购获配量,与“运气”有关,也与机构对新股的报价能力有一定关系。简单来说,网下打新时,询价环节给出“有效报价”,是获得配售的前提。
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从港股和美股等海外市场经验看,IPO项目发行的核心主要在最后的定价和价格发现,几类投资者询价时给出的大致均值、共识的发行价估值,对价格的指引性非常强。而机构投资者的报价,也与其最后获得配售与否、获得的配售量等相关。
整体浮盈
个别股票上出现浮亏
上述保险机构合计获配投入资金20.69亿元,最新浮盈15.64亿元,浮盈收益率75.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账面浮盈数据为理论数据:假定各机构网下获配后,持有股票未减持。实际上,参与网下打新并无限售期,第二日即可卖出,各家机构的实际操作很灵活,真实持股情况与理论数据有一定出入。因此,只能在假定各家未减持,来大致比较各家机构的打新投入及收益情况。
总体上各家的打新资金都为浮盈状态,并且浮盈金额与获配投入资金正相关。在假定未减持情况下,各机构打新的浮盈收益率相差较大,最低40%,最高达140%。
起初较高的浮盈得益于科创板作为新兴板块受关注,以及新的更大幅度的涨跌幅制度。
随着科创板板块从火热到理性,各家机构的账面浮盈有所缩水,一些机构在久日新材、杰普特、卓越新能等个股上为浮亏状态。
除了打新外,保险机构还可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环节,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时报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至少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参与了科创板股票的战略配售。
这两家机构参与战略配售的都是中国通号,获得配售量一致,均获配1183.9万股,投入资金6925.82万元,最近浮盈1266.77万元。
中国通号是2019年7月22日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企业之一,IPO发行股份数量为18亿股,其中战略配售数量为5.4亿股,发行价格5.85元/股,最终战略配售投资者一共28家。其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作为有长期投资意愿的大型保险公司而获得配售。
上一篇: 港股保险股午后拉升,中国人寿涨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