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2020你怎么选保险
发布时间:2019/12/16 保险 浏览:457
意外险所有意外都赔么?重疾险到底保哪些大病?合同条款那么多怎么看、看什么?健康告知是几个意思?A款保险计划加B款保险产品这样的配置到底合适么?……
随着保障意识的增强,许多消费者已经逐渐了解到通过保险转嫁风险的必要性,也可能不止一次地考虑过为自己和家人进行保险配置。不过,一说到选保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烧脑”,也常常因此左右为难,作不了决定。
可以说,在买保险挑产品这件事上,大部分投保人都希望可以买到保障齐全又价格低廉的产品。不过,与购买日常消费品一样,价格最低的商品在质量或使用寿命上往往可能不及其他价格稍高的同类商品,也很可能并不是最适合自己或家人使用的商品。如果你对为自己和家人配置合适保险组合还有困惑,那不妨从自身的保障缺口入手,循序渐进地厘清思路。
梳理重大财务风险
面对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未知风险和损失,大部分普通人通常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应对:一是选择用自己的资源,例如储蓄、房产、亲朋好友的援助;二是选择使用保险公司给予的对应理赔。通俗地说,保险能够协助我们转嫁个人和家庭对应各种潜在风险时所需承受的财务风险。虽然商业保险不能帮助我们直接避免意外凶险的发生,但至少能保障我们在遭遇意外或不幸发生后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获得应对困境并“重启”生活的基础能力。
虽然不同个体和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千差万别,但在选购保险时所需考虑的第一件事理应是相同的,那就是梳理自身的风险保障缺口。在规划保险配置前,不妨可以理性地评估一下个人和家庭的整体处境,先从大的方面明确怎样的潜在财务风险是个人或家庭难以承受的,是需要通过保险进行转嫁的。比如,自己是否担心家中的经济情况无力支撑家庭成员罹患重病时所需负担的大额医疗费用?是否害怕家庭经济支柱不幸遭遇意外后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是否忧虑退休后收入变少,最后“老无所依”……一般来说,意外和健康风险可能引发的冲击对大部分个人和家庭财务影响最大的风险,部分人群可能还会顾虑其他风险隐含的致命经济打击,这些都可以一一梳理列出。
“对症”构建保障组合
在明确个人和家庭最忧心的重大风险之后,下一步就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结构为自己和家人“对症”拟定转嫁对应风险的保障规划。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并不单一,不同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也各有侧重和差异,不同家庭成员在不同年龄段亦有不同保障需求(详见下表)。
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充分地化解人生中较为复杂的风险冲击,有效的保险规划应该是一个由不同类别险种相互补充构建而成的保障组合。比如,鉴于家庭责任压力,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成员,一般应优先完善寿险加重疾险保障;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家庭责任,首要考虑应对的风险多为意外和重疾保障;而老年人同样较为容易遭遇车祸、摔伤等意外伤害,且看病住院的机率也大幅高于年轻群体,如果从费率以及可投保范围等角度综合考虑,一般可进行意外险加报销型医疗险的保障组合规划。
投保人在制订家庭保障规划时,一般还需注意遵循“先大人、后小孩”“先家庭支柱,后家庭主妇(夫)”以及“先夯实保障、后考虑理财”的排序原则。
拟定预算确定保额
不同的经济实力,对应着不同的保障配置能力和可选的产品范围。在为个人和家庭成员确定大致的保障组合后,下一步就是衡量和计算自身希望获得的保障额度和对保费的承受能力,并据此确定适当的保费预算、产品类型以及缴费年限。
在保费的预算规划上,我们要明确自己究竟需要多少额度的保障以及每年可动用的保费支出金额。一般而言,将个人或家庭的总保费占比控制在总体年收入的10%~20%被公认为是比较健康合理的区间。当然,不同的家庭也可结合不同的人生阶段、收入增长预期以及个人偏好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
保障额度的规划方面,考虑到综合意外险和高杠杆百万医疗险的保费通常都较为亲民,进行对应的保额规划时,投保人一般可根据被保险人的收入情况和家庭责任做足保额。确定寿险保额时,一般应以被保险人在世时所需承担的家庭经济责任为基础,进行对应估算。而重疾险的保额则建议覆盖“治疗费用+康复费用+误工费用”这三部分主要费用支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足额保险”是保险设计的根本原则之一。在处理保额与保费的关系时,部分消费者在选择保险产品类型时可能通常较为在意付出了多少保费,视线往往集中在能不能拿回本金、能不能保值增值等方面,执着于购买返还型保险产品。但事实上,保额直接关系到保障程度,只有足够的保额才能带来足够有力的保障。在保额及保障范围相同的情况下,消费型产品的费率通常大幅低于返还型产品,可最大化保险的杠杆作用。如果总体保费预算较为紧张,在投保时也完全可以优先考虑高保障的消费型保险产品或拉长缴费年限,以获取足额保障为先。
按需选择具体产品
根据以上各个步骤得出的结论,大部分人应该已经有了较为明晰的判断力。
在按需选择最终产品的过程中,投保人可重点留心比较可选产品在投保条件、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续保条件以及增值服务上的细节差异,优先选择条件相对较优且与自身风险保障需要吻合程度较高的产品。
在新一年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协助大家更好地摆脱风险焦虑以及“选择障碍”,我们将聚焦实用性和优先级最高的高保障险种,分别针对意外险、寿险、重疾险以及高杠杆百万医疗险给出具体的险种解析及投保建议。当然,如果你无法找到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产品或合适的保障组合,也可以通过身边值得信任的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完善规划,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更科学地转嫁人生风险。
上一篇: 众安保险原总精算师滕辉加盟水滴,曾主导首个百万医疗险开发
下一篇: 11家外资险企年内增资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