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国内首例县级巨灾保险项目落地四川茂县
发布时间:2018/12/24 保险 浏览:674
近日,腾讯《一线》从瑞士再保险获悉,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人民政府与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在茂县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财政风险巨灾指数保险合作协议》,瑞士再保险为该项目提供了再保险支持。
据悉,该项目由茂县人民政府作为投保人,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和瑞士再保险为茂县提供涵盖地震、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引起的人身伤亡的全面保障方案,在灾害发生后提供灾难救助和重建资金。
瑞士再保险作为茂县巨灾保险项目的发起人,联合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和茂县政府组成专家项目组,针对茂县的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行的定制开发。
巨灾险,即对一些特别巨大的突发性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保险,是一种利用市场化力量的保障手段。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出资购买保险,可减少巨灾到来后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
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超1000亿元。市场化赔偿机制的引入,将改善中国对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
目前,诸如日本、法国、美国等已经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在面对巨灾风险时搭起一道保险的屏障。而在国内,早在上世纪就已有专家学者讨论巨灾险的可行性,这种呼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显得愈发强烈。
据前保监会数据,2008年汶川地震中,保险合计赔付额为16.6亿元,相对于其直接经济损失8450亿元来说,这个数字实在太小。同样的,在四川雅安地震中,保险赔付的比例也低至0.3%。面临自然灾害,保险业的作用远远未被体现出来。
“政府在目前的巨灾救助中起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市场的能量并未被释放出来”,一位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腾讯《一线》。在中国当前的巨灾救助中,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用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作为主要的救助方式,尚没有建立起来现代化的巨灾保险体系。
上一篇: 亏损加剧、战略不明,长江财险两股东难避7年之痒拟“分手”
下一篇: 保险业要在公司治理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