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311家科创公司展示 细分行业研发“硬实力”
发布时间:2021/07/22 科技 浏览:177
科创板迎来开市两周年,从零起步的科创板如今已拥有311家“硬科技”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研发投入高、机构踊跃调研等特征,也从不同侧面印证了311家公司的“硬实力”。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开市两年来,科创板通过积极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上市,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创板坚守板块定位,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与资本高效对接。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2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由首批25家增至311家,总市值为4.78万亿元,合计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3805.85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先导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08家、71家、61家,位列行业分布前三名。
“科创板‘硬科技’聚集效应逐步凸显,部分公司已成为细分行业领军者。”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李兴表示,例如,国内协同管理软件行业领军者致远互联和体外诊断领军者硕世生物,两家企业首发募资合计为16.37亿元,通过资本助力引领行业向前发展。
研发投入也是检验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属性的硬核指标之一。据Wind资讯数据,2020年,311家公司研发总投入金额达421.93亿元,同比增长22.93%;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为8.42%。2020年,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约28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中位数为22.5%,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板块。
得益于持续稳定的高研发投入,31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强,整体维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311家公司2020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662.4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归母净利润553.7亿元,同比增长56.6%;2021年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191.9亿元,同比增长73.3%,实现归母净利润141.6亿元,同比增长242.0%。
今年上半年,科创板继续展示“硬核”业绩。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21日,科创板有101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66家公司业绩预喜(扭亏、预增、略增),占比65.3%。按预告净利润下限统计,24家公司净利润超1亿元,3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此外,在业绩向好的66家公司中,以预告净利润同比增幅下限来看,有46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同比增幅都在50%以上,占比69.7%。
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向好,机构也普遍看好科创板公司。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年内共有20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接受了1234次调研。其中,道通科技年内被调研次数最多,达到57次;欧科亿、莱伯泰科、澜起科技等其他31家公司年内被调研次数也超过10次。
此外,科创板“后备军”充分。从近一个月申报科创板IPO情况来看,6月21日至7月21日科创板新增受理63家公司,其中包括全球农化科技巨头先正达,该公司计划筹资金额为650亿元,有望打破科创板首发融资记录。
董忠云表示,先正达选择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凸显了科创板的产业聚集效应和包容性不断增强,“未来,科创板将汇聚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优质科创企业,‘硬科技’属性不断强化,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助力”。
上一篇: 拉动投资 5G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