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科创板公司达三百家 改革试验田绽放硬科技之花
发布时间:2021/06/29 科技 浏览:194
6月28日,力芯微和工大高科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至此,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300家,总市值突破4.5万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300家公司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104家,生物医药行业69家,高端装备制造行业57家,新材料行业33家,节能环保行业25家,新能源行业12家。
业内人士认为,从2019年7月22日首批上市25家,到2020年4月29日100家、2020年12月7日200家,再到今日的300家,科创板在市场规模稳步壮大的同时,其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改革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制度初步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从200家到300家,科创板的科创属性要求始终鲜明。期间又迎来一批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例如,国内CAD软件行业龙头中望软件、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纳微科技、水痘疫苗批签发量市场排名第一的百克生物等相继登陆科创板。“科创企业就上科创板,科创板正在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资本市场支持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战场。”上述人士称。
从200家到300家,科创板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科创板代表性集聚产业为例,集成电路产业链公司增加至31家,接近A股集成电路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生物医药行业公司数量增长至69家,治疗领域涵盖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水痘等多种疾病。此外,光伏、动力电池等绿色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也陆续登陆科创板。
从200家到300家,科创板的国际化进程持续加深。最近半年,科创板股票相继纳入沪股通标的、富时罗素A股指数、MSCI旗舰指数;同时,首只跟踪上交所科创50指数的ETF产品“金瑞上证科创50ETF”登陆纽交所。截至目前,参与科创板的国际投资者既包括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新加坡政府公司、阿布达比投资局等知名主权财富基金以及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等养老金,也包括摩根资产管理、施罗德投资管理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不难看出,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新势力”,科创板公司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提升,科创板“国际范”越来越足。
上一篇: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