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世界第一
发布时间:2023/04/27 头条 浏览:135
4月26日,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3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召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在世界核电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相比2022年翻倍。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塑,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权威组织再次上调了全球核电发展预期。多个国家调整核能政策,将发展核能纳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我国明确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4台,总装机容量约2681万千瓦,整体规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中国大陆商用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
核电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也显著增强。蓝皮书显示,“华龙一号”机组陆续投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高温气冷堆、小型堆、聚变堆等一批代表着当今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也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核电堆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中国核能发展年度报告首席专家、国家原子能机构原副主任王毅韧介绍说,2022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54台套,交付数量创近五年新高。“国和一号”湿绕组电机主泵和屏蔽电机主泵,示范快堆1号机组堆芯支承、热交换器、新组件装载机、提升机等一批首台套核电关键装备实现交付。
蓝皮书预计,未来我国的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核能利用将扮演多重角色,核技术应用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一篇: 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