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3/03/11 头条 浏览:159
着眼于新能源与储能的优化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日前表示,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置储能,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储能设施准入标准,同步推进市场建设。
“加快发展新能源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温枢刚介绍,2022年我国新增新能源装机1.25亿千瓦,连续3年超过1亿千瓦。作为可有效平抑新能源输出功率波动、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关键支撑技术,新型储能近年来发展迅速。按照国家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各地规划的“十四五”新型储能总规模要超过国家总体目标,其中“新能源+储能”是主要方向。
他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置储能,加强对各地发展储能的指导督导,充分挖掘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推动新能源配置储能向实际需要转变。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实际调节要求,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充分考虑电源特性,优化新能源配置储能的规模。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支持储能容量租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共享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
同时,进一步提升利用水平。应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积极推动新能源配置的储能向独立/共享储能发展,提高已建储能利用率;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储能设施准入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他表示,进一步加快市场建设。推动已出台的储能“政策包”落地见效,明确储能市场定位,加快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建设,丰富交易品种,以市场化方式体现储能的多元价值。
上一篇: 构筑技术创新体系 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
下一篇: 立足资源禀赋 协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