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最高检:完善行刑衔接机制 建立检察-证监全面监督合作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16 头条 浏览:133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2月15日在“做优新时代刑事检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年来共依法起诉各类金融犯罪18万余人。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同步交办重大案件,建立检察-证监全面监督合作关系。
张晓津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健康运行,事关经济安全,事关民生福祉。最高检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要求,回应“保护财产利益”的群众诉求,专设经济金融检察部门,在中国证监会派驻检察室,惩防治一体推进,用法治力量服务金融安全和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重拳严惩。发挥严的震慑作用,5年来共依法起诉各类金融犯罪18万余人。严惩“伪金融”“假私募”等非法集资犯罪,办理“泛亚案”等一批重大犯罪案件,助推风险出清、精准拆弹。专项整治养老诈骗,严惩近万名打着“养老投资”旗号行骗的犯罪分子。推进“断卡”“断流”“拔钉”行动,严打电信网络诈骗和关联黑产。全力打击反洗钱犯罪,2022年起诉2500余人,遏制上游犯罪、防止因罪获利。严惩非法控制金融机构、掏空资产犯罪活动,起诉涉银行信贷犯罪1.6万人。
二是完善机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多部门协同、凝聚法治合力。最高检会同中国证监会加强执法司法合作,“零容忍”依法严惩、全链条追责证券犯罪,起诉康美、康得新财务造假、操纵证券市场等重大案件,斩断“割韭菜”黑手;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同步交办重大案件,建立检察-证监全面监督合作关系,以法治护航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三是健全规范。会同公安部修订金融证券犯罪立案追诉标准,联合最高法等出台打击非法集资12条意见、惩治电信网络诈骗17条意见,研究制定骗贷、洗钱、证券犯罪司法解释,发布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38件,持续织密法网。
四是应追尽追。把追赃挽损贯穿始终,综合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少捕慎诉慎押等制度政策督促引导退赃退赔,探索先行处置、代管托管等机制,最大限度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
五是诉源治理。向中央有关部门制发“三号检察建议”,助推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促进诉源治理。大力预防宣传,以案释法引领理性投资,提高防骗“免疫力”。
张晓津表示,接下来,将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求,依法能动履职,为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