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解乡愁、富农户、响品牌 丹东草莓释放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3/02/04 头条 浏览:136
走进丹东火车站,比五颜六色外衣更吸睛的,是一个个雪白的泡沫箱子。近年来,装满丹东草莓的泡沫箱几乎成为每位离丹乘客手中的标配。
正是这些箱子里的小草莓,为游子解了乡愁,也映红了当地农户的致富之路,更打响了“丹字号”特色农业品牌,让丹东释放生机活力大能量。
解游子乡愁
提到丹东特产,就绕不过草莓。丹东火车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每逢春运返程高峰期,乘客们大多会提着装满家乡草莓和特色海鲜的泡沫箱踏上返程复工之路。“自己拿的话,当天或次日到达目的地时就能吃了,嘎嘎甜。”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草莓一般能放两三天,我给自己带了一些,也打算分给合租的室友们尝尝。”去年刚毕业、现正在北京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王小雨(化名)在候车大厅对记者说:“丹东草莓越来越有名,我朋友让我给她们当代购人,帮忙买些正宗的家乡草莓。我直接让卖家用顺丰冷链寄到北京。这样既省事,又能确保草莓新鲜。”
王小雨表示,她本科和研究生七年都在省外念书。每次离家,母亲总会给她带几箱丹东草莓。每当在外吃到家乡味道时,乡愁仿佛也解了不少。
有一对候车的母女,手里也拎着草莓。“我们的草莓是朋友刚从自家大棚里摘的,特意挑没熟那么透的,希望能放久一点。给孩子带的,也让她分给同学尝尝。”这位母亲告诉记者。
火车站候车区的出租车司机余师傅称,每年春节前后,都有不少前往火车站的乘客会带些丹东特产回去。其中,有不少人带着大黄蚬、梭子蟹等海鲜,但拎得最多的是草莓。
致富当地农户
“比鸡蛋还大的丹东草莓,今天开始接单发货!”节后上班第一天,自家种植草莓的丹东东港农户彭小元(化名)便在朋友圈里宣传起来。
“从清早就开始忙了。这几年随着名声越来越响,全国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不少年轻人都回来种草莓了。”彭小元表示,从搭建大棚所需要的钢筋、塑料布等材料,到种植草莓所需要的肥料,再到栽苗、修剪、摘果等需要的人工,草莓带动了很多产业。此外,直播带货、网店销售也成了当地的新潮。
草莓的经济效益给当地人带来的直观感受,是种植户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同样在东港种植草莓的农户陈萍(化名)说:“前几年大家骑的是摩托,现在都开上了汽车,不少人还在城里买房了。”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中旬,东港地区草莓占地面积达19.1万亩,年产量达30万吨,鲜果年产值达60亿元。草莓已然成为带动当地近10万户农民、近百家企业就业增收的强大引擎。
打造品牌特色
在丹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草莓产业化链条正逐步完善。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向记者介绍,该合作社已形成集种苗、技术研发、种植、管理、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小浆果产业链体系。
这些离不开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马廷东表示,政府对建设集中连片的草莓大棚有资金补贴,对建设产地保鲜库、草莓智慧农业系统等也给予资金奖补。保险公司还推出特色保险,支持草莓相关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电商发展。
东港农商银行一位信贷经理唐明(化名)称,该行针对草莓种植户、收购户、加工户(均含企业)推出了草莓种植贷、收购贷、加工贷等特色贷款,为丹东的草莓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航运的东风,丹东草莓正飞向海内外的百姓家中。2022年,南京—丹东—南京货运包机直航业务拉开序幕,实现了快递行业发运省际草莓从丹东直飞全国的新突破,助推丹东草莓等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凭借日益成熟的冷链配送体系,丹东草莓的销售渠道已实现线上线下、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多元路线。除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内销市场,丹东草莓还销往香港地区,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相关产业正焕发着强大的生机活力,未来,丹东草莓一定能带来更大能量。
上一篇: 易纲:启动绿交所推动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下一篇: 商务部: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