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高端碳纤维供不应求
发布时间:2022/03/17 头条 浏览:151
3月14日,中简科技签下高达21.69亿元的碳纤维、碳纤维织物大订单,应用指向航空航天高端领域。去年12月,另一家碳纤维龙头企业——光威复材接连斩获两个大订单,订单合计近32亿元。
随着碳纤维在各个工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快速增长。“从2020年底起,碳纤维价格开始上涨,目前仍处在相对高位,全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光威复材表示。
大单频频
3月14日,中简科技发布公告称,与客户A签订碳纤维、碳纤维织物订货合同,合同金额达21.69亿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收的556.94%,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至2023年。
“该笔订单在碳纤维行业堪称大单。”一位行业人士表示,“目前,高端碳纤维供应趋紧,不排除下游客户在提前锁定上游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7月,中简科技已经签下一笔超6亿元的订单。公告显示,中简科技与客户A签订碳纤维、碳纤维织物订货合同,合同金额6.36亿元,合同履行期限为2021年至2022年。
就在不久前,光威复材斩获两个大订单。
2021年12月末,光威复材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下称“威海拓展”)与客户A签订了三个供货合同,涉及某某型号碳纤维、某某型号碳纤维织物,三个合同合计金额20.97亿元左右,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99.15%,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公告显示,2021年12月上旬,光威复材全资子公司与客户A签订了三个订货合同,合计金额11亿元,合同履行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目前,以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等为代表的国内碳纤维生产制造企业正逐步抢占高端碳纤维市场。
行业景气
据介绍,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高温、耐腐蚀、抗冲刷及溅射以及良好的可设计性、可复合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
具体来看,2020年全球风电叶片、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汽车四大领域合计需求价值为19.95亿美元,占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的76.3%。
根据赛奥碳纤维数据,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增至10.69万吨,预计2025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复合年化增长率为13.35%。202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为4.89万吨,预计到2025年需求量达到14.9万吨,复合年化增长率将达到25.1%。
目前我国碳纤维在需求端仍以进口为主,但国产碳纤维占比不断提升。2016年我国进口碳纤维占总体需求量的81.6%,2020年这一占比下降至62.1%。
“需求量的快速提升将带动我国碳纤维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性能碳纤维会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增长来源。”一位碳纤维行业人士表示,根据相关预测,国内市场上,国产碳纤维比重有望在2025年之前超过进口碳纤维。
下一篇: 国企:“稳增长”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