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炉 建设100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发布时间:2021/12/13 头条 浏览:166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集团。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装备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3800亿元,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左右。不过,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产品供需的能力不足,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较多。
为此,《规划》提出,到2025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要更加完善。依托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围绕服务农产品产地集散、优化冷链产品销地网络,建设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基本建成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支撑冷链物流深度融入“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与国家物流网络实现协同建设、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水平显著降低,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冷库、冷藏车总量保持合理稳定增长,冷链物流温度达标率全面提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库设施温度达标率达国际一流水平;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85%、30%、85%,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
《规划》提出,培育骨干企业,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优化整合资源,拓展服务网络,培育龙头冷链物流企业,提升市场集中度。实施“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研究制定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国内国际资源整合、全链条冷链物流运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集团。
强化政策支持方面,《规划》提出,通过现有资金支持渠道,加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等大型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冷库仓储用地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拓展冷链物流企业投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价格支持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支持城市配送冷藏车便利通行的政策。
上一篇: “入世”二十年中国开放大门将越开越大
下一篇: 从“融入”到“引领”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