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双集中”供地模式下,房企这样突围

头条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

证券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4月10日讯,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此前美联储宣布购买此类债券。

银行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2019年是江苏银行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实施之年,江苏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江苏省委、...

“双集中”供地模式下,房企这样突围

发布时间:2021/04/13 头条 浏览:318

一季度22个重点城市双集中宅地出让模式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也对计划在一二线城市投资的房企产生较大影响。

业绩会上,多数企业认为两集中的土拍政策能够提供更大的土地供应量、且供应规划更加清晰,能够在供给端限制地价。对房企自身影响,大部分房企表示不会对投资造成太大干扰。“双集中”供地模式下房企投资突围靠什么?克而瑞研究报告表示,面对集中供地,上市企业的应对策略不一,优势也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布局优势。全国化的房企在面对集中供地时压力较轻,可通过在其他城市拿地、均衡发展等方式平滑风险。如融创、金茂、中梁等,其中中梁明确表示,集中供地等政策调控对其影响不大,尽管22城中梁货值占比20%,但中梁进入的城市较多,还有很多可选择空间。

第二,财务能力。集中供地对企业资金整合能力和筹措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招商、越秀、美的等财务稳健、现金流准备充分的房企认为双集中下自身投资不仅不会受到冲击,反而机会更大。

第三,多渠道拿地是企业应对供地新政的策略和优势之一。如宝龙、时代中国、合景泰富等通过勾地、旧改等方式破局。时代中国2020年接近50%的土储来源于旧改,对于公开市场的依赖已经逐步减少,受到影响程度也较小。

第四,管理能力。未来两集中政策中可能会有更多城市纳入范围内,对计划在这些城市投资的房企来说,资金安排需更有指向性。新城、新力等房企表示将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大资金的统筹能力。

第五,研判能力。提前对市场进行研判,确定进入时机,是集中供地后企业提高拿地效率、避开投资高峰期的重要方式。例如弘阳、融信等深耕型房企,在区域内有成熟的投拓、销售团队,对当地市场研判能力强的优势显著。而绿城、大唐也表示将投资前置工作和标准化工作。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