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半数50强房企调整组织架构
发布时间:2021/03/20 头条 浏览:273
面对行业发展新逻辑,头部房企在人力资本、组织架构方面“动手术”,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行业变化,匹配新的企业战略,实现提质增效。据CRIC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至2021年1月份,50强房企中有27家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其中,前10强房企动作最为积极,有6家房企在2020年进行架构上变动。其中TOP3房企碧桂园、恒大、万科均有所调整。相较而言,调整比例最高的是31-50强房企,这部分企业在市场资源集中度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拥有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降低,不得不通过内部调整来“破局”。相对而言,11-20强、21-30强梯队房企调整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此类房企有着强烈的业绩扩张需求,规模扩张和提高市占率是重心。
从调整内容来看,集中在总部和区域以及新业务模式的设立,强调效率提升。多数房企将总部定位为“战略把握者”,打造总部生态系统的同时强调做精,相近职能部门进行合并,形成管控精、业务精的模式。并通过区域整合兼并,实现资源合理分配。此外,依据战略调整,设立新区域、新业务,以匹配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新闻】商业、金融成房企新业务热点
房地产行业规模见顶,房企纷纷进入房地产上下游赛道,寻找增长第二曲线。包括城市更新、代建、文旅、康养等细分领域,50强房企中,也有部分房企在2020年进行了业务板块的调整。
以雅居乐为例,去年雅居乐新增城市更新集团,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更是对企业新增拿地的有力辅助,尤其在广州、深圳这样城市核心地块较少,旧改是企业获取核心地块的重要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房企积极增设业务线条的同时,绿城将小镇集团、杨柳郡集团、资产集团等二级集团被撤并为事业部,结合上文提到的中南文旅事业部被撤销的举动,可以看出小镇、文旅这些几年前曾经引发房企“争相涌入”的领域目前受到的重视程度正在下滑。
将2020年房企新增的业务线条和撤并的业务线条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商业、金融、轻资产甚至汽车、体育等“去房地产化”、“金融化”的产业受欢迎程度持续提升,而文旅、小镇等前期投入大、开发周期长、市场前景不够稳定的细分领域热度在衰减。
【相关新闻】房企进一步推进扁平化高效率管理
2020年以来大部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的房企,均以“精总部、强一线、优项目”作为主要的调整方向,意在进一步放权至一线,总部职能被定义成“做平台、做支持、做创新、做整合、做标准”。
以万科为例,早在2018年,万科便启动以“收敛聚焦”为主的组织调整,深圳总部员工数量仅150人左右,对比销售规模,其总部极度“精简”。2020年万科持续在总部上进行调整,生产类职能部门成立“研究与开发专业公会”并搬至上海,总部则更加明确后台事务定位。如此一来,万科总部人数进一步精简至120人左右,且从职能上来看,更加的“去地产化”,管理效率持续提高。此外,金科、荣盛、建业等均在2020年进一步调整总部的组织架构,缩短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运营,以提升管理效率。
【延伸阅读】10家房企进行区域整合
在区域深耕的战略指导下,多家房企将现有区域进行了一定程度聚合,主要表现为多个弱势区域合并、或强势区域兼并弱势区域,整体来看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整合。
根据CRIC人力资本研究统计,销售TOP50房企中有10家企业在2020年进行了区域的整合,包括绿地、绿城和世茂等TOP10房企。绿地香港成立湾区投资管理公司,将广东事业部合并;绿城则将武汉公司并入上海公司,且海外公司也与上海公司合署办公;世茂在2020年收购福晟后,于2021年初就对区域进行了大幅调整。
世茂集团、雅居乐、蓝光发展区域层面的公司数量均减少了2个,更便于资源聚合、持续聚焦重点城市,同时精简人员,尤其是中间管理层员工数量得以优化,提升企业人均效能。
下一篇: 祈福名望天下本周六加推全新2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