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重疾险新旧产品交替完成,多家险企争相发“新品”
发布时间:2021/02/04 头条 浏览:278
新旧产品过渡期结束,新重疾险产品井喷上市。记者从多家险企获悉,自1月31日旧产品正式退市后,平安、友邦等险企已带头“上新”新重疾产品,从而衔接已下架的旧重疾产品。新产品的保障范围普遍提升,重疾病种扩容、赔付次数增多,且升级了增值服务,“性价比”进一步提高,但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的浮动。业内人士指出,新产品的价格总体上来说呈现下降趋势,但“网红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新旧产品过渡期结束,险企多个新品上市
2020年11月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宣布对旧重疾定义进行优化升级,建立重大疾病分级赔付体系,新增3种重疾定义,将原来25种重疾定义增至28种,此外,还新增了“轻症”定义,将部分重疾划为轻症赔付,比如说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赔付比例将相对降低。
为此,不少险企在新旧定义过渡期内,均加紧研发新重疾产品,务求在过渡期结束时能够有新产品进行衔接。据记者了解,2月1日新定义全面实施后,平安人寿、友邦保险已率先上新“新重疾产品”,总体来看,新产品的保障范围普遍提升,重疾病种扩容、赔付次数增多,且升级了相关增值服务,“性价比”进一步提高。
以平安人寿的平安福21为例,其保障疾病种类增加至180种,覆盖轻、中、重症各个阶段。其中,重疾病种由原来的100种扩展至120种,轻症赔付次数由原来的最高3次提升至最高6次,新增了20种中症责任,实现了分层次的保障体系,性价比更高了。
友邦的“友如意”就在轻、中症方面设置了多次赔付,最高赔付次数分别达到5次,累计赔付次数最高10次,轻、中症之间赔付互不排斥,前后两次赔付无间隔期,具备更高的灵活性。而华夏人寿的常青树(卓越版)也在恶性肿瘤方面设置了多次赔付,最多可赔付3次重度恶性肿瘤,赔付更为人性化。
保障DIY功能上线,客户可自主选择责任
除了增加重疾病种、进行分组赔付、增加赔付次数以外,本次上市的重疾险新品中,记者发现,有部分产品还新增了“保障DIY”功能,即用户可以在核心保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添加其他保障,以满足用户日复多样的保险保障需求。
比如说,慧择联合瑞泰人寿推出的重疾险“百易保”,主打“专为95后90后打造的入门级重疾险产品”,用户可以在手机客户端上的“百易保盒”中,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将百易保盒的权益保障调整升级,实现保障权益DIY,此外,未来其他保险保障也会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添加。
对此,慧择方面解释表示,保险产品的同质化,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百易保盒”通过将产品规则进行模块化处理,更好地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用户可以将产品可保范围进行扩大,也能把控产品形态,以普惠的价格,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保险,增强自身保险保障。
大公司产品价格下降5%,网红产品或上浮
针对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业内人士就分析表示,整体而言,新重疾产品的价格将会有一定的下调,因为过去被列作重疾赔付的甲状腺癌等将划至轻症赔付,整体而言,赔付更为合理,整体价格是会作出一定的调整。尤其是大公司的产品,将会有5%-8%的下调可能,但“网红产品”或将出现上浮的现象。
“预计像平安、国寿这种传统大型保司的主力重疾,价格将会有5%左右的下调可能,但是像一些中小公司的主力重疾,就将出现20%左右的上浮空间,但调整后的价格,依然会比大公司的同类型产品便宜30%”,一家保险中介平台相关业务负责人分析表示。
上述负责人指出,由于“网红重疾”保障较为全面,比如60岁前/前15年额外赔付50%保额;二次癌/心脑血管疾病间隔期更短,赔付比例高达120%以上,性价比更高。此外还可选择保定期、不含身故责任等方式,灵活性更强,为此无论是从保障方面还是价格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为此产品价格可能仍会上浮。
上一篇: 增城2021年拟出让16宗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