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长租公寓经历行业“过山车”
发布时间:2020/11/22 头条 浏览:217
今年以来,长租公寓频频爆雷。根据克而瑞统计显示,三季度至今,杭州、成都、上海等多地互联网长租公寓平台再次出现“爆雷”现象,这一次情况更密集。据不完全统计,在公开渠道披露的企业信息中,7、8两月已有20多家长租公寓“爆雷”。其中,成都12家,杭州4家,上海3家,海口2家,宁波1家,合肥1家。
从最开始的市场蓝图,到发展过程中爆发出来的“甲醛”、“租金贷”、“爆仓”等事件,短短几年间,长租公寓经历了行业发展的“过山车”。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一方面,长租公寓站在行业风口之上,在资本的推动下,布局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竞争激烈导致企业纷纷争抢优质存量物业,物业的稀缺性和价格快速提升,大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现阶段盈利变得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盈利的突破口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公寓企业过去盲目冲规模,不重视提升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发展模式,在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时,现金流受到冲击,经营困难。
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告诉记者,过去几年,长租公寓市场入场的玩家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类是普通个人,二房东。他们主要经营民宿。先找到相对便宜的房源,进行一番稍有特色的装修后,再把房源信息挂到类似Airbnb这样的民宿预订网络平台。很多经营者财力有限,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很快就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第二类是大额投资者,入股长租公寓。这类投资者基本都是2016~2018年入场的,都看到了租赁市场是未来的“风口”。不过这批投资者既不参与经营,本身也不是房地产从业人员,对租赁市场更加没有概念。随着租赁资产证券化“无疾而终”,经营企业成片倒闭,第三类是真正的运营机构,骑虎难下。这里有两个大的类型,一类基本是开发商,当时有部分项目在拍地的时候已经规定,部分物业不得销售,只能经营部分长租公寓。于是他们只能“积极响应号召”,发展长租公寓。另一类是房企或大型中介机构,都是主动参与到长租公寓的经营当中的。他们的目的多种多样,有些是看好这个市场长期前景,进行战略性布局的;有些是以为通过响应号召,就能获得政策扶持,最终能够便宜拿地,或者获得低息贷款等等,从而反哺房地产开发的主业。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哪种模式,多数长租公寓都是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经营模式。而“高收低出”就是先用高价从房东手中收得房屋,再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租给房客的现象,而“长收短付”则是长租公寓运营商一次性向租客收取半年或一年的租金,再按季度或月将租金付给房东的方式。
简单来看,“高收低出”和“长收短付”对于长租公寓运营商来说似乎是“赔本买卖”,但其实这是一种利用时间差维持资金链运转,并扩大市场规模及占有率的一种方式。租赁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控制了更多资金和房源,用于扩张和周转。一旦市场出现短期波动,租赁企业资金链条断裂“跑路”,房东和承租人就都成为了受害者。目前,各地出现“爆雷”的租赁企业基本属于这种情况。
下一篇: 三英温泉开启迟菜心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