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headline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2020年上半年港股IPO盘点:14只生物医药股你PICK哪一个?

头条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

证券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4月10日讯,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此前美联储宣布购买此类债券。

银行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2019年是江苏银行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实施之年,江苏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江苏省委、...

2020年上半年港股IPO盘点:14只生物医药股你PICK哪一个?

发布时间:2020/07/05 头条 浏览:499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放缓。但是,相比其他地区,中国内地和香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小。在新经济企业扎堆赴港上市、中概股回归二次上市的推动下,2020年上半年香港市场IPO活动依旧火热。

据普华永道最新报告,2020上半年,香港总共有64家新股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达到87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2%,主要受惠于有2家过百亿港元大型中概股到香港二次上市。

从行业分布来看,今年上半年,港股IPO主要集中在医疗和生物科技领域。据金融广东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含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共有14家,其中6家已成功登陆港交所,3家已通过聆讯将于下周上市,另外5家仍在处理中。以下为公司名单:

(图片来源:金融广东网制作)

一、6只已上市生物科技股

今年上半年,共有6家生物科技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按上市时间先后,它们分别是诺诚健华-B,康方生物-B,沛嘉医疗-B,开拓药业-B,康基医疗和海吉亚医疗。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从募资额来看,开拓药业以2.4亿美元的募资额垫底,其余5只生物医药股的首发募资净额均超过20亿港元。其中,康基医疗以29.5亿港元的首发募资净额成为今年上半年生物医药领域的募资王。

从上市首日表现来看,这6只生物医药股均实现“开门红”,其中康基医疗涨幅最为明显,上市首日收盘涨幅超98%。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从它们上市前的财务状况来看,金融广东网发现,除了康基医疗外,另外5家生物科技公司在上市前均出现过亏损,其中诺诚健华、开拓药业-B、康方生物-B和沛嘉医疗-B在报告期内一直未产生产品收益,长期处于巨亏。其中,2018-2019年,沛嘉医疗-B两年合计亏损超6亿元。诺诚健华-B近三年亏损超30亿元。

这些亏损的生物制药公司能成功在港股上市要得益于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上市新规,允许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主板上市。

二、3家已通过聆讯公司

据金融广东网统计,下周将有三只生物医药新股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分别是欧康维视生物、海普瑞、永泰生物。

欧康维视生物

欧康维视生物是一家中国眼科医药平台公司,致力于识别、开发和商业化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的眼科疗法。据公告,欧康维视生物拟全球发售约1.06亿股(香港发售约1059.3万股,国际发售约9533.7万股),最高发售价为每股股份14.66港元,股份代号“1477”,预计7月10日上市买卖。

财务方面,欧康维视生物于2018年未产生收益,2019年公司收益为19万元;2018年和2019年公司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分别为2.09亿元及13.25亿元。

海普瑞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海普瑞是全球最大的肝素API供应商,占据40.7%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中国最大合全球第三大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生产商和销售商,占据6.5%的全球市场份额。

据公告,海普瑞拟全球发售股份约2.2亿股、发行价区间为18.4-20.6港元,股份代号“09989”,预计7月8日上市买卖。

2017-2019年,海普瑞营收分别为28.28亿元,47.99亿元和46.12亿元;2017-2019年,海普瑞的年内利润分别为2.4亿元、6.2亿元及10.4亿元。

永泰生物

永泰生物是中国最早期注册成立的专业细胞免疫治疗企业,称其见证并亲身参与中国细胞免疫治疗产业从无到有的全部过程,而永泰生物是目前领域内唯一一家拥有在中国获准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实体瘤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公司。

据公告,永泰生物拟全球发行1亿股,发行价区间为10.5 -11港元,股份代号“06978”,预计7月10日上市买卖。

永泰生物目前并未盈利,2018年亏损3488.8万,2019年亏损扩大至1.09亿元。

三、排队中企业

除了上述准上市生物医药股外,包括嘉和生物、荣昌生物、泰格医药、现代中药集团等5家公司也在2020年上半年递交了港股招股书。

泰格医药

泰格医药主营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注册申报等临床研究服务业务。

2017-2019年,泰格医药收入分别为16.83亿元、23亿元及28.03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6.55亿元及9.75亿元。

现代中药集团

现代中药集团于2001年由国有企业转为有限公司。公司透过生产本身药品(补肾填精丸、气血双补丸、山玫胶囊、金匮肾气丸、心安胶囊、加味逍遥丸及护肝片)产生收益。现代中药集团所有产品以品牌“御室”销售。

于2017财年及2018财年,公司的收益分别约为1.06亿元及1.74亿元,而公司的纯利分别约为2590万元及4820万元。于2018年九个月及2019年九个月,公司的收益分别约为1.27亿元及1.73亿元,而纯利分别约为3450万元及4090万元。

荣昌生物

荣昌生物是一家正在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产品线主打三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核心候选药物,分别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肿瘤科和眼科疾病,包括主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泰它西普(RC18),治疗常见癌症的Disitamabvedotin(RC48)和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RC28。

截止目前,荣昌生物尚无任何产品获批准进行商业销售,亦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益。于往绩记录期,荣昌生物并无盈利及产生经营亏损。于二零一八年全年度、二零一九年全年度及截至二零二零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个月期间,荣昌生物的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69亿元、人民币4.30亿元及人民币9969万元。

嘉和生物

嘉和生物的前身是欣润(上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最早的投资方是外资背景的惠生集团。公司专注肿瘤及自身免疫药物研发和商业化,产品涵盖全球十款畅销药物中的五款。

公司目前尚无获准用于商业销售的产品,也未自产品销售中产生任何收益。截至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全面亏损总额分别为人民币2.88亿元及人民币5.23亿元。公司的经营亏损基本上都来自研发开支、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

预计全年超过10家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2020年上半年IPO市场相关数据。普华永道表示,新经济和生物科技企业将成为2020年下半年香港交易所上市活动的主要驱动力。预计2020全年将有180家企业于香港上市,其中将有超过10家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