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上海汽车产业将重回常态
发布时间:2022/06/02 汽车 浏览:98
在经过此前供应链、物流、人员返岗等方面因疫情出现的不利影响后,上海汽车产业将在6月迎来全面复工复产。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上海本地多家车企、汽配公司方面了解到,相关企业已为6月1日后全面恢复常态化生产和运营做好了充分准备。多家受访企业均表示,6月产能预计能够重回常态,顺利实现全方位复苏。
多家整车厂商已恢复双班制
作为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车企,上汽集团方面对记者表示,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4月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后,5月27日正式开启了双班压力测试。截至5月28日,自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以来,已有包括智己、飞凡、荣威、MG名爵四个品牌在内超过1万辆整车陆续下线,整体产能已恢复到满产时的8成左右。目前,上汽临港乘用车基地已对复工人员返岗通勤服务能力、供应链能力、安全生产、物料运输、厂内防疫管控等方面工作都进行了详细的摸排和准备,制定了6月全面复产的压力测试执行方案。
智己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智己汽车在上海临港乘用车工厂的生产制造基地已于5月27日开启了双班生产。在新车型“智己L7”首批用户排序靠前的订单车辆陆续在临港工厂下线之后,后续的订单也正在加速生产下线和报交,首批车辆将按计划于6月中旬陆续交付至全国各地用户手中。智己汽车方面表示,公司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正在全力以赴地做好6月工作人员全员返岗、供应链恢复、物流的打通等方面的工作,力争早日全面恢复产能。
记者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方面了解到,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整车生产由原来的单班制增至双班制,产能进一步提升。特斯拉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特斯拉工厂双班制闭环生产正在平稳展开,6月的产能有望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汽配行业6月将迎常态化生产
多家上海汽配行业上市公司均表示,预计6月后公司的生产基本恢复至常态,对后续的经营业绩较有信心。
上海沿浦是国内汽车座椅骨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包括汽车座椅骨架总成、精密冲压件和注塑零部件、模具及检具等。上海沿浦方面介绍,公司5月4日完成了上海工厂“场所码”的申请,并在5月24日安装好了疫情常态化防控后的“CA数字哨兵设备”。在5月30日下午上海市关于6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出台之后,公司立刻向目前还在居家办公的员工(占上海工厂总人数的15%左右)下发通知,做好6月1日全部复工复产的准备工作。5月31日一早,公司发布了全体员工6月之后进出厂区的详细操作流程,并确认了全面复工复产的人员名单,做好了6月1日恢复常态化生产的各项准备。上海沿浦称,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有力支持下,公司复工后的产销有望稳步提升。
北特科技相关负责人5月31日对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物流通畅,排产也较为平稳,产品交付量较4、5月的平均水平增长约20%。“虽然4、5月公司业绩有所下滑,但6月有望达到今年年初时的预算水平。”
保隆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上海园区主要生产TPMS(胎压监测系统)、汽车传感器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产品。5月末,园区产能恢复到了常态化的80%左右,预计6月完全恢复正常。在物流方面,目前园区产品已可以正常发货,但速度比疫情前稍慢,“预计6月也可以完全正常”。对于6月之后的经营情况,保隆科技方面表示,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之后的业绩修复要看整体市场的情况和政策的引导,对于公司而言,“我们只争朝夕”。
上一篇: 一汽解放整车生产按下“加速键”
下一篇: 重磅举措连发 促汽车消费火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