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互联网公司入局消费金融领域“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1/04/01 商业 浏览:278
近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同意杭银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由12.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5.61亿元人民币。
滴滴摘下消费金融牌照
增资以后,该公司前五大股东分别为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西班牙对外银行有限公司以及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14%、33.34%、20%、5.86%、1.95%
其中,为杭银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的迪润科技,实际上为滴滴出行全资控股公司,企查查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网络技术开发等,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滴滴创始人程维。
至此,滴滴成功拿下了其第一张消费金融牌照。截至目前,滴滴已经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代理、保险以及消费金融等7张金融牌照,“金融版图”初现雏形。
互联网公司将数据变现
据悉,滴滴入局消金领域并非互联网公司先例。早在去年9月,蚂蚁消费金融正式获批筹建,注册资本80亿元,成为消费金融业前景最受关注的“巨无霸”机构。而在去年5月底,小米消费金融也正式在重庆挂牌营业。一年以内,已有两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入局”消金行业。
此外,百度、携程、新浪微博也在此前通过参股方式获得了消费金融牌照,互联网公司纷纷进驻消费金融领域,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北就就表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互联网公司通过消费金融牌照可以将数据‘变现’,反过来消费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司的客户规模和流量规模进一步获客,两者互相促进,未来或将有更多互联网公司继续入局消金领域”,徐北指出,随着小贷牌照热潮的减退和监管条文的尚待明晰,消费金融牌照将成为互联网公司发展金融业务香饽饽。
下一篇: 业主出租预期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