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光头蒋:创业是否造就能力?
发布时间:2020/10/19 商业 浏览:273
一、很多人说,一旦自己创过业,就很难再回公司打工了。
如果创业成功,那创业者自然不会回去上班,如果创业失败,55%的人会选择再次创业,24%的人回公司上班;其他的,则不停地在“创业-上班”“上班-创业”之间流动。俗语说,创业者要承担的风险,比打工者要大得多,挑战也要大得多,但成功后的回报却也是打工几十年无法比拟的;
都说屁股决定脑袋,老板们都希望手下的打工者能有“创业者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但不站在创业者的位置上,真的能具备创业的意志和心态吗?
为什么创业者,很难再回公司去上班?
1、不服输
创业者是有异常基因的,就像体内产生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细胞,不断生长、复制、扩散,最终驱使着创业者做出最后的选择——离开平台,独自打拼。创业者就这样一脚踏进未知的洪流,孤独地游荡在市场经济的荒原,一切只能靠自己。对了,错了;输了,赢了。所有的结果,都是自己买单;所有的暗夜,都要睁圆了眼给自己站岗放哨。在我接触过的创业者中,不论是毕业后直接创业的,还是从公司脱离出来创业的,他们都把“回公司上班”看作一种人生的倒退。就算再苦,也不愿放下这口气—— 创业,不仅仅是挣钱吃饭,出名获利,更有一份自尊、一份情怀在其中。是的,所谓的异常基因,所谓的特殊细胞,其实就是:不服输。
2、不习惯。
不论是私企、国企,还是体制内单位,相信所有的职场人都明白一个心照不宣的道理:在职场上,在公司上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业务能力,而是熟悉你所在单位的做事规则,和,在体系内的生存法则。
而创业者,大多习惯了做一个团队的领头羊、一把手。他们几乎无法忍受那些并不合理但大家都在默默遵守的条条框框,而且,结果导向型的创业者,看着企业内部那些不把重心放在业务能力,而是把大量精力用在人情世故、升职加薪上的现象,恐怕也会气到晕厥。创业者,其实是很挑剔的。其实是很完美主义的。毕竟,野马如果容易驯化,也没资格做野马了不是吗。
金钱观。
一个人本身能力、素质、外界干扰都不变的前提下,投入相同的精力,选择创业的收入,最终会远远超过在公司上班的收入。
企创邦:如果不认真考察自己的能力、特长、资源、所具备的条件,就贸然闯入一片危险的荒原,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是极少极少。
上一篇: 天天黄金,创新服务新方式
下一篇: 天天黄金,专注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