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去年房企投资态度加剧分化
发布时间:2021/02/16 商业 浏览:227
虽然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大量房企收紧了投资力度,但是从全年投资金额变化情况来看,近五成房企投资金额同比上涨,另外一半房企的投资金额则同比下滑,相较普涨或普跌的情况来看,企业投资金额的同比变化也印证了去年“分化”这一关键走势。同样,投资金额同比上升也是房企投资回归一二线的佐证。
克而瑞统计显示,拿地金额同比上涨的典型房企包括碧桂园、绿城等10强房企,以及今年持续领先投资的保利、中海、华润、招商等国企/央企。滨江作为3月份以来率先恢复拿地的浙系房企,要保持在杭州领先的市场占有率优势,今年以来拿地也更为积极。
8月末发布的“三道红线”政策在年内进一步加剧了不同企业投资态度的分化,从企业单月投资节奏来看,主要可分为4类:第一类企业在8月及以后单月投资金额都维持在相对低位的状态,拿地主要集中于上半年,其中包括德信、阳光城、首开、金科等,此类地块也是疫情过后率先回复拿地的房企代表;
第二类企业投资主要集中于4-8月,在8月末政策出台后投资力度明显下滑,受到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包括龙湖、旭辉等,龙湖和旭辉在5-8月份连续4个月单月投资金额都在百亿以上,而9-11月的平均单月投资额分别仅有67亿和25亿元,降幅超过50%;
第三类企业则在9-11月中仍有单月投资金额较高的情况,这部分企业同样在政策后降低了投资力度,但遇到符合企业战略的优质地块时仍伺机补仓,例如金辉在8-10月几乎没有拿地,但11月份在惠州、合肥、扬州均有所落子;
第四类房企则由于年内投资起步相对较晚,在9月后仍保持着较高位的单月投资力度,主要以黄色、绿色档位房企为主,在其他房企纷纷放缓投资时,反而给此类房企带来了拿地的“窗口期”,例如建业、金地等。
上一篇: 生活服务空间产业或近2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