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买到就是赚到?外国人爆买这种中国资产,上月增持规模创一年新高
发布时间:2019/06/13 头条 浏览:580
与大起大落的股市不同,债券作为一种收益稳健的证券,其供求状况通常取决于人们对标的资产的信心。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扩大,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坚定看好的信心,外国人越来越踊跃地抢购中国债券。
根据彭博汇总计算,截至2019年5月,外国投资者净买入至少1092.8亿元中国债券。其中国债仍然为外国投资者首选,其持有的中国国债占全部外资持有量的60.5%。
外国投资者5月增持中国债券规模创一年来新高
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周浩指出,由于中国在岸市场的债券收益率相较国际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外资有增持中国债券的动力。同时彭博汇总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在今年5月增持中国债券规模创一年来最高。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共有10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交易量达1586亿元,日均交易量超过76亿元;当月净买入达522亿元。
这一数据与4月份水平相比,债券通渠道的交易总量、日均交易量和净买入规模均进一步增加。
数据还显示,截至2019年5月末,债券通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为947家。债券通渠道下,5月份迎来首批泰国投资者,范围扩展至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来自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最新数据也表明,全球投资者正持续买入人民币债券,进入中国债市的热情不减。5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余额为16106亿元人民币。当月净增持规模扩大至766亿元。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已经连续6个月净增持。
近年来,境外机构不断增持我国债券和上市股票、基金。外汇局统计,境外机构持有的合计规模从2014年末的2192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末的4448亿美元,增长103%。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潜力
中国证券报文章认为,当前至少有三大因素支撑境外投资者继续净买入中国债券:
一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稳步扩大开放,中国债券逐渐被纳入国际主要指数,持续吸引外资投资中国债券。
二是今年以来中外债券利差明显扩大,提升中国债券对外资的吸引力。今年中国债市收益率的降幅一直滞后于海外市场,全球债市收益率正重回2016年低位,但目前中国债市收益率距离今年3月份低点还有不小距离,导致中外债券利差扩大,中国债券相对海外债券的性价比优势不断增强。5月下旬以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突破100基点,6月3日达117个基点,达到2018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三是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速,且2019年中国经济开局平稳,好于预期,坚定了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长期表现的信心。要知道,今年中国债市收益率下行较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经济表现出较足的韧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债券市场被纳入全球重要指数,也使外资对我国金融市场有较强的配置需求。从今年4月1日起,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开始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完成纳入后,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初步估算,加入该指数后,预计将为中国债市引入1000多亿美元的指数追踪资金。
接下来,各方预计中国债券也有望纳入富时罗素公司旗下的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以及摩根大通旗下的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摩根大通正在评估是否将中国债券完全纳入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并将于夏季召开今年的摩根大通年度指数管理会议上对投资者的情绪展开调研。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正进入快车道。”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近年来外资逐渐加大对中国国债的买入力度,预计中国债券市场外资年流入规模在760亿美元至1200亿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