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卓正医疗CEO:目前对上市计划“比较排斥”
发布时间:2019/04/01 头条 浏览:614
尽管有继续增加诊所,乃至建设医院的目标,但是公司管理层对于再融资的态度比较谨慎;同时在目前,对于上市的计划,更是“比较排斥”。
2019年3月29日,深圳卓正医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卓正医疗)CEO王志远,在媒体沟通会上,做这番表述。
成立于2012年的卓正医疗,起家于深圳,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中国香港等10个城市,拥有21家私人诊所(医疗中心),130位全职医生,是中国内地知名的中高端私立医疗机构。
王志远介绍,现阶段卓正医疗的月均就诊数,大约为27000人次;在2018年,营业收入为2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大约为50%,“我们在2017年,就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同时还保持了不错的现金储备。”
值得指出的是,卓正医疗称,在这约2亿元里,来自药品的收入在20%以下。
中国国家卫健委(原为国家卫计委、卫生部)的历年卫生统计年鉴报告显示,近年来,在中国的公立医院中,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总收入,在30%至40%之间。分地域看,以北京市为例,2017年4月,北京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之后,被监测的医疗机构里,药占比为36.4%,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其中,三级医院药占比由40.8%下降到34.9%,二级医院由47.6%下降到41.6%。
在融资外面,王志远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卓正医疗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3轮融资,实际到账的融资金额为五六千万美元。基于整体运营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并有较好的现金储备,他们虽然会有继续扩充诊所数量,乃至新建医院的目标,但对于再融资的态度较为谨慎,同时公司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对于上市计划,“比较排斥”。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无法快速复制的行业,中国的严肃中高端私立医疗机构,虽然前景非常看好,但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周期较长,这是部分希望迅速获利的资本可能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对于再融资的态度较为谨慎,我们希望找到的是理念一致的‘好的资本’。”王志远解释说。
就价格而言,与部分高端、“贵族型”的私立医疗机构相比,卓正医疗的价格趋于中端。卓正医疗管理层介绍称,其90%的患者,每次门诊花费大约在500-1000元之间。
而按照卓正医疗介绍的2018年的营业收入及月均就诊量,简单推测,其患者每次就诊平均花费为600余元。
在商业保险方面,卓正医疗的首席商业运营官施翼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目前有国内外50多家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项目,支持其产品的购买者在卓正医疗的就诊,不过“现在就诊的患者里,大概只有20%左右使用商业保险支付,其余均为纯自费。”
一位长期关注医疗领域的保险公司投资部门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以来,类似卓正医疗这样的中高端私人连锁诊所模式,成为医疗投资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2015年9月,国家出台了分级诊疗的政策,希望将更多患者的首次就诊,引导到社区医院上去。
他认为,从长远看,这种中高端私人连锁诊所的前景不错。但从财务回报的角度上分析,他并不看好这种模式的盈利能力,“理想的状况是,平均每次就诊的花费,要能够达到两三千元的水平。当然,这也需要商业保险的运用率,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