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科技赋能,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一体推进——地下管网有了智慧“网格员”

头条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

证券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 2020

4月10日讯,美国垃圾债券创20年最大涨幅,此前美联储宣布购买此类债券。

银行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五年发展规划开局良好,江苏银行2019年净利润稳步增长

2019年是江苏银行新一轮五年发展战略规划起步实施之年,江苏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江苏省委、...

科技赋能,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一体推进——地下管网有了智慧“网格员”

发布时间:2022/03/19 科技 浏览:148

一张图呈现、多部门配合、实时动态监测……在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有序开展,通过科技赋能,形成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提升为一体的系统治理模式,助力城市地下管网安全。

风险监测——

一张图,呈现地下管网运行状态

“嘀嘀嘀”,在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警报声响起。

供水专项值班员快速定位设备,调出历史记录,将数据传到供水高级数据分析师李旋手中。“接连几天,监测设备报警频发,相距不过120米,排除误报,基本判断为供水管道漏水。”李旋向合肥市供水集团报送了信息。

过去,对供水管网进行漏水巡查,需要有经验的听漏员拿起设备、贴紧路面,仔细听音。判断漏点远近、水量大小,全靠一双耳朵。

“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网深埋地下,仅靠人工巡查,难以全面防控风险。”那时,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管理处处长李家富没少为此发愁。如何对看不见的地下风险实时监测预警?

2017年起,合肥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逐步搭建了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平台。目前,合肥市已完成两期工程建设,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监测设备,覆盖822公里燃气管网、760公里供水管网等,涉及2.5万个城市高风险点。通过建设智能监测“一张网”,利用智慧“网格员”,将地下管网运行状态通过“一张图”呈现。

在监测中心电子屏上,燃气、供水、热力等设备情况清晰可见,一旦发现供水漏失、燃气泄漏等异常,平台立即发出警报。“出现报警信息后,我们要对危险源、防护目标、人口交通等要素综合分析,并及时向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推送风险警情、安全隐患分析报告。”李旋介绍。

应急处置——

多部门联动,形成保障合力

一大早,在合肥市裕溪路与幸福路交叉口附近,监测设备发出警报。

“燃气井内可燃气体浓度异常,监测中心发出一级报警,附近可能泄漏燃气管线有8根!”合肥燃气集团调度中心主任严宁宁紧张起来,拿上定位信息和安全隐患分析报告,立马联络抢修中心,紧急调派人手,赶往现场排查。

一到现场,异味扑面而来。抢修人员手持气体分析仪,探测周边多处窨井。“检测到了高浓度甲烷,与警情描述一致。”严宁宁和同事们迅速定位,立即抢险。

监测中心传来现场地下管线分布图,燃气、供水管线一目了然。紧接着,研判分析报告完成:周边人口密度较大,建议停气抢修,及时发布通知。燃气公司发布停气公告,施工人员关闭阀门,确定点位,直接开挖、处置险情。

“幸好处置及时,从接到警情到警报解除,只用了1小时25分钟。”严宁宁说。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投用以来,平均每天处理数据500亿条,每月推送报警信息92.8条,已成功预警防范燃气管道泄漏235起、供水管网泄漏81起。

“用好预警信息,及时处置,应急响应需要多部门联动。”李家富说。如今,合肥市逐步形成了统一监测、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源头治理——

管线更新,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

不足900米的距离内,一年时间,燃气报警次数竟达40多次。2020年以前,北一环蒙城路至阜阳路这一段地下管网,让合肥燃气集团安全保卫部副经理刘亚很头疼:“管线老旧,接头密闭性弱,容易漏气。漏一次,就补一回,可缝缝补补终究不是办法。”

“报警率高的地方需要从源头解决问题,使用工程手段,整体置换。”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启动北一环铸铁管网改造工程,拆除承插式管线,更换为PE管线。3个月后,新的燃气管线并网运行,报警次数减少,表明该区域燃气管网风险降低。

根据监测中心历史数据进行系统治理,合肥市更换了主城区长585公里的燃气铸铁管网和老旧钢管,并摸清燃气输送管线占压、穿越箱涵等隐患底数,对752处管线占压、31处穿越箱涵隐患逐一治理。

城市建设的重复施工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过去,由于不了解地下管线情况,误挖管线等情况时有发生。“依靠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生命线工程提供的数据支撑,在合肥骆岗中央公园、南淝河污染源治理等项目建设中,施工方根据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有效避开了各类管线。”这名负责人说。

“借助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地下管网的各种风险因素,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使治理精细化。”李家富说。目前,合肥城市生命线三期工程正在推进,未来将实现主城区和新建城区监测预警全覆盖,进一步织密城市生命线风险防控网。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