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增长14.8%。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品牌方的管理层...
证券
-
发改委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发改委官网消息,同意寿光市惠农新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6亿元,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寿光市西部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 12302
银行
-
兴业银行落地挂钩LPR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
近日,由兴业银行独立主承销的挂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浮息债配套人民币代客利率互换业务顺利落地。本笔债券发行人为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270天,采取双品种双向回拨机制,其中品...
三所高校联合攻关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装备
发布时间:2020/07/15 科技 浏览:241
7月14日,记者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为促进大豆玉米生产稳定发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教授领衔,江苏大学、石河子大学、四川农大联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开发合作项目日前在成都启动。此次项目攻关,三方高校将完成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大规模种植的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开发,并进行农机装备示范和推广应用。其中,江苏大学主要负责植保施药机械的开发,石河子大学主要负责收获机械的开发,四川农大主要负责农艺方面的指导、试验基地安排和播种施肥机械的开发。
在早前发布的2020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之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又再次明确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的唯一技术模式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而此次攻关配套技术的装备研究,将为玉米、大豆间套作新农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高效便捷的现代机具和综合配套的技术模式,为促进大豆玉米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此前,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团队花费了近20年创建出选品种、扩间距、缩穴距为核心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让玉米大豆双高产成为现实。该技术集种养结合、间套轮作和绿色增效于一体,连续12年被遴选为农业部主推技术,对振兴大豆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7月14日《三所高校联合攻关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装备》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开发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提供
目前,该技术在我国规模化粮食主产区推广上还存在明显短板,此次联合攻关,将着眼解决现有机具作业效率偏低、智能化程度低的“关键难点”。杨文钰说,在东北、黄淮海等规模化粮食主产区,如果有20%的种植地推广该技术,玉米产量不变,可增加大豆产量1386万吨;如果有80%的种植地推广该技术,可增加大豆产量5544万吨。“如果合作研发成功,在保证玉米产能前提下,机具效率提高后大豆的产能潜力巨大,可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升大豆自给率。”
陈学庚表示,当前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我国只有18亿亩耕地,靠增加耕地来提高大豆产量难度很大,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开启了不增加耕地条件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在空间,若开发出配套适用于此项技术大规模种植的农机,对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我学者发现较大“热缩冷胀”效应